第570章 三吴第一世家
舒友良问道:「篾片,老白鲞?什麽意思?」
「都是帮衬的意思,真正富贵公子,有了他们的帮衬,才显得有滋有味。」
看到舒友良还不是很懂,皇甫檀继续解释道:「友良叔,你看啊,做竹器都是先有了篾片,那竹器才做得成文。
鲞鱼是海中贱品,但是跟其它各色肉菜一起烹煮,那味道就十分鲜美,吃起来就津津有味了。」
「原来如此,苏州人取这些诨号,还真是有意思。」
走到跟前,那位帮闲突然转过头来,看到皇甫檀,猛地一愣。????「浩举兄?」
「四敛兄!」
原来是故人啊。
这位四敛兄是皇甫檀的同窗,后来皇甫檀考上秀才,他考不上,仗着家里有点钱,就四处游荡,很快就成了帮闲篾片。
「四敛兄,你怎麽在这里?」
「唉,一言难尽啊。」
海瑞目光一闪,不慌不忙地说道:「浩举,既然是你的朋友,那就一起吃个饭吧。」
「好的老师。」
「这位是?」
「这位是我的老师胡先生。」
寒暄几句,大家一起来到米酒巷,找到一家看上去比较乾净的饭店,点了几个菜,先上了米饭。
刚上饭菜,四敛兄就说了声告罪,端着碗呼呼地干了起来,足足干了两碗饭,打了个饱嗝,这才放下碗来,又喝了半碗茶,这才面有生色。
皇甫檀等他缓过劲来,问道:「四敛兄,你到底怎麽了?」
「唉,江苏巡抚海瑞海刚峰上任了,你们知道吗?」
众人对视了一眼,知道,这事满天下没有人比我们更清楚。
「知道,怎麽了?」
「海公出任江苏巡抚,风声刚从京师传来,东南各地官宦缙绅人家,就严厉约束子弟,不得四处浪荡。在下是靠帮闲吃饭的,这些公子哥不浪荡,兄弟我只能喝西北风了。
熬了个把月,实在熬不住。又听说海公巡抚江苏是真事,不是谣言。他在江苏也不会只待一月两月,这样下去,我早晚得饿死。
于是便四处打听,寻个去处好谋个生计。有人介绍,上海青浦那边,工厂林立,正缺人手。不管青壮妇孺,只要能干活,都能找到事做。
尤其是工匠帐房,最是吃香。兄弟我虽然不懂工匠手艺,但我能写会算,去了那边也能谋到一份肥差,养家糊口不是问题。」
皇甫檀欣然说道:「这是好事啊,是不是缺少盘缠?四敛兄,我这里还有些钱财。」
四敛兄摇了摇头:「浩举兄的好意,我心领了。盘缠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有人拦住,不让我们去上海。」
众人面面相觑,皇甫檀出声问道:「啊,还有人不让你们去上海谋活路?」
「是啊。」
海瑞在旁边问道:「到底是怎麽回事,这位小兄弟能不能说得更清楚些。」
「是啊四敛兄,你给说说。我在外晃荡几年,少有回家,不想这边居然成了这个样子,居然有人做起拦路虎。」
「此事说来也好笑。此前各地豪右大户,家里有良田无数,谁想租他们的田,想做他们的佃户,还要挑三拣四。
嘉靖四十一年以来,上海开埠,纱厂丶棉布厂丶丝茧厂丶绸布厂,比比皆是。那边给的工钱高,为了招揽人去做工,还修了房舍住所,免费给工人们居住。
还办了医馆卫生所,学堂公学,商铺供销社,吃的穿的卖得都比外面便宜。孩子有书读,病了有医生看.」
众人静静地听着,海瑞眉头微微皱起。
「这麽好的条件,谁都想去。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东南无地的百姓都跑了去,后来家里有地的只要有富馀人手的,也跑了去。
这几年,呼啦啦就跑了十几万人过去,还都是青壮,东南各地豪右大户们猛然发现,自家的佃户跑了不少,田地没人种了。
开始时他们还不当回事。结果这两年上海那边不仅工厂大兴,商铺丶转运社丶银行丶海运社,各种商行公司都在拼命地招人。
人越涌过去,人家生意越好,生意越好,越需要人手。
这两年苏州丶湖州丶松江丶常州等府县的大户们都在骂娘,于是就跟官府报案,说佃户逃跑,反正就是捏造各种罪名藉口,叫官府派衙役在要道关隘上拦人。」
海瑞的眉头越皱越紧。
「这些豪右大户,哪个不是一堆做官的亲朋好友,当地官府不敢得罪,于是派出衙役。豪右大户担心官府办事不力,乾脆派得力管事,带着健仆家丁,混在徭役里,四处拦截去上海的人丁。
不管是不是他家的佃户,反正不准去上海,只能回原籍。我在华亭县被拦,只好折回苏州,想着先去镇江,或去太仓,从那边顺江去上海。」
海瑞问道:「肆意拦阻百姓去谋活路,这些大户还真是胆大妄为!」
「人家胆子就是大。听说此事是华亭徐府带头,有这位前内阁首辅坐镇,他们胆子能不大吗?」
「华亭徐府?真是他们带头?」
「人家是三吴第一世家,徐相国更是东南缙绅领袖。此事当然是徐府带头做,他们府上的田地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