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上映了,包场去
微地叹了口气,还感觉到王祖贤看他,不过他看过去的时候,发现王祖贤依旧在看电影。
电影最终在《克罗地亚狂想曲》协奏演奏中落幕,在音乐的第三段,演职人员的字幕开始滚动。
导演:周彦。
编剧:周彦。
配乐:周彦。
看到片尾连续出现的三个“周彦”,原本准备在电影完全结束时再鼓掌的观众们,忍不住提前献出了自己的掌声。
徐克也在一边鼓掌一边赞叹,周彦的处女作水平确实高,关键这高不仅高在导演上,这部电影的演员水准、摄像水平、服装水平都不低。
这部电影的制作人还是侯啸贤,也不知道拍摄的过程中,侯啸贤有没有帮忙,如果帮了的话,徐克心里要平衡一点。
要说票房,这部电影在香江的票房大概率不会太高,不过应该也不会太低,它跟《警察故事》那些电影赛道不同,观众的类型也不同。
而且它不是一部单纯的艺术片,至少看起来不会让人感到沉闷,说不定拼一拼,能够在那些商业片的夹缝中拿到一千来万的票房。
而且徐克比较看好它在台岛跟高丽的票房表现,这两个地方的观众很喜欢这种风格的电影,另外,这部电影的音乐确实也给它加分不少。
想到配乐,徐克笑了笑,周彦再一次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的音乐才华,这也说明自己邀请他担任电影配乐指导是个多么正确的选择。
而且不管怎么样,周彦的电影能受欢迎,对《青蛇》来说也是件好事,后期宣传的时候,也多了一个宣传点。
之前给周彦单演员片酬五十五万,徐克还感觉有些心疼,但是现在《想飞的钢琴少年》一出来,他瞬间觉得不亏了,甚至还有点赚。
这时音乐声渐渐变小,曲子好像快要结束。
就在观众们以为电影也要跟着曲子结束的时候,忽然画面一转,一片广阔的草原中,有一个身材修长的男子背对着画面抚笛,笛声婉转悠扬,动人心弦。
就在人们不明白这个画面的意义时,一个滑翔伞忽然出现在空中,然后越来越大,即将砸中吹笛子的那个男人,然后男人被吓得扔了笛子就跑,滑翔伞不受控制地在后面撵。
这时王祖贤他们也看到了,乘坐滑翔伞的是电影的小男主,而被撵着跑的正是这部电影的导演周彦。
看到这一幕,观众们都忍不住笑了起来,他们没想到竟然还有这样的彩蛋,跟电影最开始那一幕还正好呼应上了。
片尾彩蛋这种东西早就有了,不过以前大部分电影的片尾彩蛋同质化严重,而这个彩蛋还挺有新意的。
最终小男主到底有没有撞上“抚笛人”,观众们也不知道,因为画面到此就结束了。
影院里面的掌声跟笑声一直持续到大银幕暗下,影院灯亮起。
周彦这时也站起来,对着观众们弯腰致谢。
这部电影没有办首映会,不过今天的场景倒是给周彦一种首映典礼的感觉。
徐克向周彦表示祝贺,“恭喜你,周彦,电影的效果很好,有笑有泪,非常打动人。”
“是啊,周彦,爷爷去世的时候我都哭了,不过最后的彩蛋也太好笑了。”张蔓玉说道。
说起最后的彩蛋,徐克问道,“你拿的那把笛子好像有点面熟。”
听到徐克这么说,周彦倒是惊讶起来,“徐导你也太厉害了,那把笛子就是《大大红灯笼高高挂》里面陈飞浦用的那把。”
“哦,怪不得感觉眼熟。”
不仅仅是周彦感到惊讶,张蔓玉跟王祖贤也非常惊讶,因为笛子这种东西其实看起来长得都差不多,徐克竟然连这个都能记住并且分辨出来。
其实徐克倒也没有那么厉害,就是因为周彦握着笛子,所以让他感觉这把笛子在哪儿见过。
电影反映结束,现场的人也陆续离场,周彦他们几个倒也不急,留在原地一边聊天,一边等着人走得差不多了再走。
“周彦,今晚咱们就不一起吃饭了,我回去还有点事情,咱们后面再找机会吧。”
“好的,没问题。”周彦点头。
徐克又笑道,“没关系,后天就到你的戏,到时候咱们可以一起吃剧组的盒饭。”
说到后天的戏,周彦问道,“我后天拍什么戏,能不能给我看看故事板或者分镜稿?”
“很简单的戏,就是你教书的戏,台词不多,回去看看剧本就行,等到后天现场再看看故事板。”
“如果有分镜稿的话,我还是想看看。”周彦坚持道。
见周彦这么坚持,徐克点点头,“那好,一会儿我让人把你的那部分送过去给你看看。”
周彦笑道,“那就有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