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可乐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蜀汉之庄稼汉 > 第0929章 并州边事

第0929章 并州边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了瓦解曹肇秦朗这些新贵的同盟。

刘放孙资这两个掌管机要多年的三朝老臣,建议让秦朗去守汧县。

这一守,就是呆在关中五年不得归。

身为老狐狸,司马懿又岂会猜不出刘放和孙资的想法?

只是秦朗在关中这几年,因祸得福,成了大魏军中新秀,怕是非两人所愿。

而秦朗呆在关中数年,也未必不想着要回洛阳。

陛下亦未必不想着秦朗回到自己身边。

所以趁着并州之事,顺势把秦朗送走,乃是四方皆遂之事,何乐而不为?

“四方皆遂?”

司马师一怔,不禁有些不明所以地问道:“不是三方么?”

陛下、秦朗、刘放孙资,还有哪一方?

当他有些疑惑地看向自家大人,看到大人有些意味深长的神色时,忽然有些明白过来:

难道,大人也不想秦朗留在关中?

想明白之后,司马师先是愕然,然后突然莫名地一阵心悸:

大人,究竟是怎么想的?

“他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同在洛阳的曹叡,把并州送过来的奏章狠狠砸到案,怒骂道:

“让他去当并州刺史,是让他好好安抚地方,不是去擅启边事!”

梁习治并州二十余载,政绩常为天下第一。

这么好的治理基础,毕轨居然还能搞出逼步度根反叛。

现在这么一个奏章,真当自己是一个昏君,不识如何治理天下耶?

事实,虽然毕轨是皇亲,但曹叡现在并不是很喜欢此人。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在清查浮华案时,曹叡发现毕轨与浮华案众人有莫大联系。

若不是登基以后,连遭大败,单单就凭浮华案一事,曹叡就会罢黜了毕轨的并州刺史之职。

只是现在,曹叡根基不稳,所以即便是知道毕轨治理并州不力,他也得捏着鼻子忍下去。

因为曹叡地位远没有历史那么巩固,所以对于那权贵子弟和年青学子,他不得不从轻放落。

所以浮华案一事,比起原历史,影响已经小了很多。

只是让曹叡没有想到的是,与浮华案有关的毕轨,现在居然变本加厉,逼反了为大魏守边境的步度根。

这怎么不气得他破口大骂?

这些“浮华伪饰之士”,果真是没有一个好东西,只会袖手空谈,祸害国家!

曹叡心里恨恨地说道。

但见他余怒未消:

“步度根虽为比能所诱,但两人前有嫌弃,故当自有疑心。”

“今并州刺史毕轨出军,只会逼得二部合二为一,何所威镇乎?”

虽然怒毕轨不争,但毕竟他的并州刺史之位,乃是自己任命,曹叡不得为他善后。

于是下诏:

“出兵伐胡可,但不可越过关塞。”

所谓关塞,便是两汉筑起的长城。

曹叡不知道的是,他的诏令才刚刚出洛阳,毕轨已经领着大军越过了关塞,来到了离关塞北边不远处的阴馆。

步度根的部族,不是直接向北逃去,而是折向了西边。

看样子是想要越过大河,进入九原故地即河套地区。

毕轨做出这样的判断之后,立刻派出将军苏尚、董弼为前锋,继续追击步度根部族。

他所不知道的是,轲比能已经亲自领着万余精骑,从西边而来,准备接应步度根。

同时还派出自己的儿子作为前锋,向着阴馆西边的楼烦前进。

因为他与步度根约好了,双方就在楼烦相见。

经过这么多年来的经营,轲比能的势力,已经从幽州北部,扩张到了两汉故地九原地区。

步度根虽然这些年与轲比能相争,但多是败落。

最后只能退守并州的燕门郡、太原郡一带,背靠魏人才能保存部族。

可以说,轲比能已经从北边全面压制了步度根。

步度根想要重新回到草原,要么打败轲比能,要么就必须得到轲比能的同意。

这也是步度根同意与轲比能合二为一的原因。

寄人篱下,要是日子能过得下去的话,忍忍也就算了。

偏偏毕轨是个不当人子的,所以还不如重新回到草原。

六月的草原,水草丰茂。

苏尚、董弼领军魏军的骑军,一路向西,紧追步度根部族不放。

虽然草原不易辨别方向,但并州汉胡杂居,军中自然不缺胡骑。

更兼胡人逐水而居,步度根又是携老带幼全族出逃,速度不快,所以追起来,并不算太过困难。

不过步度根留下来断后的胡人精骑,为了自己的部族能安全逃脱,也是拼了命不断纠缠,拖延时间。

“呸!这些胡狗,当真是拼了命的!”

苏尚吐了一口口水,把刀在尚还温热的胡人尸体胡乱擦了几下,又举起刀口看了看。

发现已经有点卷刃了,估计是这些天来砍胡人脑袋砍得太多,当下便有些心疼。

便恨恨地踢了一脚尸体,骂道:“不识好歹!”

董弼也提着一把长弓过来,看到苏尚对着尸体出气,不禁笑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