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可乐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蜀汉之庄稼汉 > 第1117章 我说这是巧合,你信吗?

第1117章 我说这是巧合,你信吗?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要用它?

秦校事走一路想一路,忽尔心里大有感叹:

“校事府能结识冯君侯这等豪爽之人,果真幸事是也!”

“这么多年来,冯君侯一直在帮助我大吴,真可谓是大吴的老朋友啊!”

不说秦校事一路感叹,镇东将军府内,在他离开之后,有两人从会客厅的屏风后走出。

正是关将军与张小四。

“阿郎还真是好生大方,不但要给吴国送钱粮,还要给人家送马匹兵器!”

昨日就与冯君侯谈到这个话题的张小四,话才说了一半,就与冯君侯一齐爬山去了。

两人在榻上游山玩水,玩得太过兴奋,最后竟是忘记了继续谈论这个话题。

今日听得冯君侯自己做了主张,给吴人许诺那般天大的好处。

饶是张小四再怎么不让须眉,但时代的局限性,她又如何能看破后世经济金融战的恶毒手段?

“是租借,不是送。”冯君侯老神在在地坐在原位,向两位妻室强调道,“租借与白送,是不一样的。”

“有何区别?那么些个马匹兵器,盔甲钱粮,到了吴人手里,莫不成阿郎还指望他们会还回来?”

关将军与张小四分别坐在冯君侯左右,听到张小四所言,也很是赞同。

若不是十年夫妻,深知冯君侯为人,换成以前的暴躁冰山美人,说不得就得拔刀用刑,问一问此人是不是吴国派过来的汉奸。

冯君侯听得张小四之言,却是一笑:

“我又不是傻子,焉不知这些东西落到他们手上,断然难有归还之理?”

“所以我这不是还提出了让他们抵押么?”

张小四却仍是有疑惑:

“就算是有抵押,就算能回本,但终究是助吴人壮大。”

冯君侯再也忍不住地哈哈大笑起来:

“吾做生意,何时是要看回本?我要看的是,那十倍百倍的红利。”

“何来十倍百倍的红利?”

“控制荆州,甚至把吴国命脉控制在我们手上,难道还不算是十倍百倍红利么?”

张小四闻言,遂喜笑颜开:“就等着你这句话呢,还不赶快与我们说说?”

对冯君侯的真正目的,她不是没有猜想,至少控制荆州粮食供应,她是早就知道的。

但此时听到冯君侯已经不满足于此,实是让她又惊又喜。

冯君侯看看坐在自己左右的两位贤妻,然后得意洋洋地指了指北边:

“并州是三娘打下来的,并州的冶铁之权,是四娘帮忙拿下来的注:并州也包括了九原故地。”

“以后并州所产的铁器,肯定是要比汉中冶所产强得多。”

就算质量没有太大提高,但标准会更加统一,而且产量更会是一个飞跃。

事实上,若是当真能在并州找到无烟煤,铁器的质量肯定也会大大提高。

大汉军中人手一把神兵利器不是梦。

“所以关中一战之后,大汉的军中器械,恐怕又要再换一批了。”

如果说,丞相北伐陇右以前,大汉军中的主流兵器,与魏吴并无二制,算是第一代。

那么取得陇右之后,以阿梅为首的团队,利用汉阳制造局所制定汉阳造标准,再交付汉中冶批量打造的盔甲兵器,则算是第二代。

第二代兵器,由于利用了大型鼓风机、焦煤、水力等先进技术锻造,质量比魏吴兵器要好上不少。

但它也有不足之处。

那就是虽然早早制定下了标准,但这个标准是在第一代的基础上设计的,带有第一代的局限性。

最关键的,是需要通过实战不断地进行各种调整。

就拿现在的陌刀营来说,武器配置比街亭之战时更加地合理化。

最早的二代兵器和近年来更迭的二代兵器,已经有了相当的不同。

而这些年的屡次大战,更是为阿梅所带领的团队积累了厚厚一摞经验总结。

制定第三代兵器标准的条件,现在已经渐渐成熟。

很明显,换完第三代兵器,就是为了与魏国争夺中原与河北去的。

“到时候军中那些淘汰下来的兵器,总不能都拿去打造农具吧?”

农具对铁器的要求没那么高,全部拿去打造兵器那是浪费了。

肯定也不能像淘汰第一代兵器那样,大规模地流入胡人手里。

最多最多,也就是再给义从胡骑再配上一些。

“所以还不如借给吴国,一来利诱孙权,让他尽可能地不倒向魏国。”

还是那句话,就算现在孙权心里想着要背刺,难道他还真敢开“打下永安”这个地狱级副本?

那还不如去开合肥和襄阳这两个困难级的副本。

特别是有了伪铁甲骑军之后,相信自己足以对抗魏国精骑的孙大帝,不去尝试着圆了合肥这个梦想,又怎么可能甘心?

反正换了冯君侯,他肯定不可能甘心。

以己度人,冯君侯相信对合肥念念不忘的孙大帝,只会更加不甘心。

这就是人心,也是人性。

引诱孙大帝和魏国在合肥城下继续放血不管是吴国的血还是魏国的血对大汉都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