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可乐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蜀汉之庄稼汉 > 第1368章 后出师表

第1368章 后出师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淮南固可易下,然则其害有二。”

“一害正是裴公所言的吴国。吴人被压于合肥数十年不能向北,若是此次如裴公之计,不啻于帮吴人解梏桎,让他们有机会向北而来。”

说着,冯大司马意味深长地看着裴潜,“到时候,若是大汉再想平定河北,那可就要小心背后的吴人了。”

裴潜提醒道:“大司马,汉吴可是盟国。”

冯大司马轻轻一笑:“昔日吴人偷袭荆州时,可没想着我们是盟友。”

然后又转向坐在前面位列三公之一的邓芝:

“太尉公,永记得,公前往吴国重新与吴人结盟,曾与吴帝有言,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如并魏之后,吴人未深识天命者也,君各茂其德,臣各尽其忠,将提枹鼓,则战争方始耳。是也不是?”

邓芝知其意,含笑点头:“确有此事。”

冯大司马又看向裴潜:

“裴公,汉吴两国曾有约定:河北之地,皆分予大汉,并无吴国之份。倘两国并力灭山东淮南之贼后,对吴人来说,盟约就已经算是完成了。”

“到了那个时候,汉吴还是不是盟国,未曾有数呢。”

“若是吴人欲收渔翁之利,转而与河北之贼结盟,大汉又将如何?”

裴潜被问得说不出话来,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周围的大臣。

哪知道有点资格站出来的那些老臣,如邓芝、刘琰、许慈等人,皆是垂目不语。

裴文行啊裴文行,你说你去招惹他干嘛?

就算你是半路降过来的,也当听闻过“巧言令色冯郎君”的大名吧?

还是真以为冯郎君成了冯大司马,他就不会巧言令色了?

更别说他现在是大司马,掌大汉兵马,军功赫赫。

你在军略上与此人相争,简直就是自取其辱。

裴潜看到众人无一人站出来,心里也是无奈。

大司马啊大司马,我就是站出来做个样子,打个掩护,你何至于此?

我们之间的默契呢?

不得已,只能把目光投向最上面。

刘胖子正坐在上头看得津津有味,意识到裴潜的目光,心里顿时就是一个激灵。

坏了,好久没看到连襟怒喷四方,看得有点入神了。

咳了一下,大汉天子终于想起自己是主持朝议的人,于是开口为镇北老将军解了围:

“敢问大司马,那其二之害,又是什么?”

“这其二嘛,自然便是来自河北的贼人。裴公也说了,司马懿此人,非易与之辈。任由其割据河北日久,则大汉越是拖后光复河北,就越要费力气。”

“若是先定山东淮南,平河北的同时,还得防备南边的吴人,有背腹受敌之忧,所需兵力甚多,届时所费兵力钱粮,又不知要增加几何。”

“而先定河北再南下,既然能让司马懿没有太多时间作准备,又可以无后顾之忧,虽说是先难后易,但却能节省兵力钱粮,岂非上策?”

冯大司马说完,对着大汉天子行了一礼,示意自己说完了。

刘胖子环视了一下下边,按惯例问道:

“还有人对大司马之议有异议么?”

没有人回答。

就连裴潜都悄悄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巧言令色冯郎君,RBQ,RBQ!

“若是没有,那此事就算是通过朝议了。”

人形玉玺刘胖子一锤定音。

“诏:赐大司马持节,制天下兵马,诸部将士,皆听其令,若有违者,先斩后奏。”

言毕,又看向连襟:

“大司马,平定逆贼,朕皆托于你矣!”

冯大司马连忙伏地:

“臣虽不才,亦知鞠躬尽瘁!”

得到大汉最高权力机关的授权,冯大司马回到府上,并没有第一时间召集众将前来议事,而是吩咐充当书记的杜预:

“去,立刻派人前往雒阳,请镇南将军前来。”

原征东将军姜维领军收复河南,特别是因为光复旧都雒阳功大,终于累积战功晋升镇南将军。

同时也算是对应他驻守雒阳的一部分本意:镇慑雒阳南边的中原山东淮南之地。

吩咐杜预后,冯大司马独自站在巨大地图和沙盘面前,沉思不语。

就连镇东将军进来了也没有注意到。

“在想什么?”

直到镇东将军开口询问,冯大司马这才惊醒过来,然后摇了摇头,屈指,轻敲雁门塞外的平城:

“有点担心。”

镇东将军的目光也落到那里,安慰道:

“这个有什么好担心的?”

说着,伸出手指,轻轻按在冯大司马尚未收回来的手指头上,再缓缓往东面划了一个狭长的地带,一直划到居庸关边上:

“这几年来,刘浑和秃发阗立他们,不知来往过多少次,早就把这一带清理干净,把平城的消息封锁个两三个月不是问题。”

镇东将军说的,正是刘浑和秃发阗立等人,假装马贼,持续骚扰平城到居庸关一线。

逼得这一带的胡人,要么往东前往幽州,要么往西来到平城。

再加上冯大司马拿钱砸下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