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海马汽车,偶遇
第243章 海马汽车,偶遇
隔日,众人都去往近海岛礁浮潜丶海钓,而陆良受邀来到市政大楼。
海岛的面积很大,只比宝岛小0.06万平方千米,跟大陆有一道18公里的海峡。
一道海峡隔绝两地,也让海岛相较其他大陆省份,拥有更多的管理自主权。
推广新能源产业是重要国策,海岛由于地理位置丶运输成本,油价相对较高,风能光能等产业又比较发达,可以说天然的适合发展新能源。
海岛本土也有车企,就是海马汽车,但海马的日子很艰难,上一款新车发布还是13年的M8,整整三年没有推陈出新,过去三年,M8的销量也只有十来万台。
要不是省政一直帮扶,海马早就凉了,虽然可以帮,但也不能一直帮。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直到去年底,理想跟力帆合作,蔚来跟江淮合作。
省政为本土的这根独苗可谓操碎了心,一直在联系小鹏,希望能促成双方的合作。
恰逢听闻,陆良对新能源产业很有兴趣,如今也正式确定会亲自下场,并且目前公司还在三亚搞团建。
他们果断舍弃专攻何小鹏,临时决定实施广撒网方针,市政的秘书一早就在酒店门口蹲伏,邀请陆良来到市政大楼交谈。
「海马汽车……」
陆良面露思索,翻看海马的资料。
自从十年前,失去马自达的品牌试用权,海马汽车被迫转型自研发,后续推出福美来系列车型。
但研发实力不足逐渐显现,外观设计越来越非主流,销量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
13款的M8,过去三年,总销量11.85万台,不得不说,能活到现在已经是个奇迹。
而且这个奇迹,似乎还存在再续一口气的可能,因为国家正在推广新能源产业。
海马再不济,也是有完整的整车制造生产线,设备虽然老了点,但还能用,正是造车新势力最需要的东西。
一旁的招商负责人屏气凝神,心不在焉的喝茶,也不敢催促。
如果这个合作敲定,起码是百亿的战略级项目,到那个时候,省里的领导班子都要亲自接待,倒茶都轮不到他。
官商官商,虽然官在前面,但也要看看是什麽商,手握数百亿资金的陆良,毫无疑问去到任何地方,都会被重视礼遇。
「高主任。」
陆良合上资料,高主任急忙应了一声,陆良说:「实不相瞒,我确实很有兴趣。」
高主任一喜,又听陆良说:「但我不会投资,只会收购,退市并进行私有化。」
海马汽车是国企,成立至今28年,不难想像,国企有的毛病,他应该也有。
还是一家市值只有58亿的上市企业,陆良不想处理那些狗屁倒灶的琐事。
如果让他接盘,首先就是退市私有化,然后由上至下进行一场大清洗。
把里面的尸位素餐之辈,米虫蛀虫吸血鬼,一个不留,扫地出门。
高主任笑容僵硬,嘴角泛起苦涩:「陆先生,海马毕竟是28年的老牌强企。」
他们是邀请陆良加入这个家,不是让他来拆散这个家。
陆良收购,如果海马还在海岛生产,确实有利于新能源产业发展。
但他如果同意,会因此得罪很多人。
进行私有化,肯定会清洗一批人,首当其冲就是那些裙带关系。
「存在时间久,不代表强。」陆良笑笑。
高主任尴尬一笑,又说道:「陆先生,您觉得我们海岛的营商环境如何?」
救不了海马,也不能卖,那就退而求其次,邀请陆良在他们这里投资建厂。
他们绝对会超规格礼遇,给予陆良魔都给特斯拉,深镇给比亚迪的超然待遇。
陆良沉吟良久,说道:「高主任,我对新能源产业一直很有兴趣,也投资了不少相关产业,但造车还没有到合适的时机。」
网上一直有消息称,海岛即将成为一个自由贸易港,也确实适合发展新能源产业。
但地理位置是最大的弊端,像理想跟力帆合作是在苏南建厂,蔚来跟江淮在庐州,都是可以通过四面八方辐射全国。
海岛就只是一个岛,背后就是大海。
哪怕有省政的大力支持,也只能单线辐射,而无法多线开花。
对方毕竟是市政招商主任,还受到省政示意,总不能当面拒接对方的善意。
稍稍委婉,不把话说死,
留点回旋的馀地,下次见面还是朋友。
高主任听出言外之意:「陆先生,那下次有想法,请务必跟我们联系。」
「一定,一定。」
中下午,陆良都在市政附近转悠,高主任也透露了很多内部消息。
如网上传闻的自由贸易港不假,确实有这个计划,并很快实施,又比如已经立项的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大概率落户于海岛。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他们海岛虽然地理位置不佳,交通不便,人口也不足千万。
但国家一直没有忘记他们,计划把这里打造成新能源试验区,打造成全国独一无二的经济自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