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奶业混战中的搅屎棍
的还原奶比真正的纯鲜牛奶更稠丶更香。
而巴氏奶由于保质期短,储藏不便,只能通过打『新鲜牌』丶『营养牌』步步紧逼。
一旦巴氏奶在包装上不能采用『鲜奶』字眼,消费者就极易混淆巴氏奶和高温灭菌奶。
对巴氏奶企无异于是沉重的打击。
《指南》一出。
以光明丶三元丶新希望为代表的巴氏奶派,联合华夏奶协提出《指南》修改意见,并提交到农业部丶发改委丶质检总局丶工商总局。
与此同时,以伊利丶蒙牛为代表的高温派则倚靠华夏乳协公开应战,明确表态支持禁鲜条款。
一时间,华夏乳业,剑拔弩张,硝烟四起。
双方各有一批专家通过『口水』打压对方。
巴氏奶派的口舌通过各种街头采访丶媒体报导丶专家下场,明里暗里的指责市场的不正当竞争。
「现在的牛奶都是奶粉兑的,什麽时候能像北方人那样尽情享受天天喝鲜奶的口福就好了。」超市里选购牛奶的女士被采访时说道。
「古城丶伊利丶蒙牛为了降低成本,三家乳企达成协议。」
「是谁让百姓的消费雾里看花?又是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将农民的利益轻易践踏。」
「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那些利欲薰心的制假者,已全然遁失了人性的良善。」
正当巴氏奶派大肆呐喊丶呼吁时,巴氏奶的代表之一光明又后院起火了,
「某省电视台通过暗访调查光明某分公司。」
「万万想不到印象中的高科技乳品原来是这样做成的。」一名在街头被采访的民众说道。
伊利丶蒙牛等高温派的口舌也趁势反击。
「乳品质量差是因为原料奶质量差,农牧民希望多赚钱,还往牛奶里掺水。」
「农民饲养技术落后,奶牛病发率很高,要麽花钱让牛吃抗生素,要麽乾脆连这个也免了。」
「坚持『生产』,所以在进入生产线之前90%以上的原奶就污染严重,有一些还是高度污染。」
「超高温消毒加工才能保证牛奶的品质。」
河西乳业还只是个小透明,上桌的资格都没有,且河西乳业两种加工工艺都有,只能默默地看戏,苦练内功。
事实上,大型乳企都是这样,各种工艺都有,只是侧重不同。
比如,德隆畜牧此前生产的奶粉大包其主要客户就是光明,所以巴氏奶派的代表光明也是生产还原奶的。
撕逼大战如火如荼。
民众走上街头接受采访,媒体忙着蹭流量,各路奶业专家纵论奶业热点,企业忙着打价格战。
网友忙着吃瓜看戏,同时又十分的担忧。
期间,又时不时的混入一些看似相关,但又格格不入的草业新闻。
国粮以3.5亿元和国开投以罗钾10%股份+2.5亿现金各承受苜禾农牧5%股份。
苜蓿出口岛国26万吨,签订6亿元外汇订单。
草业,在国民社会经济生活中,远远没有产生应有的影响。
但盐硷地改良的噱头,国资猎手的入股,大额的外汇订单,夸张的盈利,引发了投融界的关注,商界媒体的报导,草业企业的深挖,以及网友的猎奇。
让苜禾农牧接连两次引起了社会群体的关注。
畜牧业和奶业也为之一愣,
这小老弟什麽时候跑出来的?
但草业与奶业相比,就只能算是小虾米。
各大型乳企虽十分重视奶源基地的建设,但通常都是设置收奶站,以汽车为交通工具,边走边收。
即使是伊利,也是农户分散饲养丶公司集中挤奶的模式。
草业丶畜牧业丶奶业,明明只有一墙之隔,却偏偏又结合不到一起。
奶业的撕逼依旧继续,但又时不时的聚在一起。
华夏奶协在京城主办了『承诺乳品质量安全,规范奶业行业行为』的新闻发布会。
会上奶业七巨头发出了倡议:让消费者吃上放心奶!
就在这时,华夏畜牧报刊登了苏国洲的文章,并慢慢的发酵。
起初奶业巨头们还不以为意。
你草学的专家跑来我奶业发牢骚是怎麽回事?
乳品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战的硝烟从未停止过,连实力雄厚的国际乳业品牌都接连遭遇滑铁卢,败退华夏。
奶农被逼得倒奶杀牛,自家饭碗都快掉了,哪还有心思给牛吃好的?
都在挖空心思降低成本,增加收入。
在华夏,能吃上牧草的奶牛都是投胎的时候,阎王爷看你长得像牛头马面,格外开恩,让你投了个好胎。
哪家牛不是啃秸秆长大的啊?
不过草业是小老弟嘛,当哥的不和你计较。
奶企准备冷处理。
但草业人不干了啊!
苜禾农牧的出现让他们看到了翻身的机会。
国内奶业近几年安全问题频发。
不是草业不争气,岛国丶南韩丶东南亚丶中东等国的客商都不远万里来华夏采购苜蓿。
除了苏国洲外,其身后的草业协会也陆续在媒体上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