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棉花:一举打破记录(5 / 6)

组随机抽5株棉花,平均棉桃数75个,每组平均棉铃重量585克。

采用的是少见的稀植模式,每亩6000株。

平均每亩产量就是15*6000*7.8=702000克,也就是702公斤。

和706公斤存在点少许误差。

但无伤大雅!

这麽大面积!

这个产量!

让一众专家都有点匪夷所思,但站在密密麻麻的棉花田里,好像也不是那麽的难以理解。

「到底是怎麽种出来的?」

带着这种疑惑,几位专家不断的在地里研究着。

除了种植密度,精准播种,精准灌溉,精准施肥,精准收获等,都和兵团传统的棉花种植没什麽区别。

那答案就很明显了。

种子还有土壤!

种子是天棉20,今年种这款种子的农户都获得了高产,而邹庆农场的超高产更是将其推向了另一个高度!

但土壤呢?

施肥的方案平平无奇。

直到他们来到棉田边缘,看到那同样延绵不绝,但却是绿色海洋的紫花苜蓿时。

才陡然的反应了过来。

原因找到了!

随后李忠良又找到了邹庆,邹庆大大方方的公布了自己的高产秘诀。

「我这一千亩棉田,今年以前种了三年的紫花苜蓿,今年初翻耕做了绿肥,土壤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盐硷没了,地也不板结了,有机质增加了,微生物变多了。」

「土壤和种子才是棉花获得超高产的基础!」

邹庆的一千亩棉田打破全国棉花单产记录的消息,在国内传播的极为迅速。

很多人对其收益极为的眼红。

那可是700多公斤啊!

还都是优质棉!

一公斤即使卖6元,那亩收益就是4200元,要是价格恢复到去年,那就是五六千元。

在今年棉花价格不景气的情况下,邹庆棉田超高产的消息仿佛给棉农打了一剂强心针!

来考察的人络绎不绝!

除了种植大户,

还有不少恬不知耻的种子公司,开着车,带几个不知情的农户到了高产的农田。

就开始吹嘘,那是我们的棉花田,巴拉巴拉的开始一通忽悠。

但理智的人还是占多数。

邹庆的超高产棉田可是今年的热点话题,棉农多少有所耳闻。

尤其是在兵团内部,有相对完善的管理体系,想了解到天棉20的相关讯息并不难。

再加上短短一年内,天禾也在建立起了不少的棉花示范田,借着天玉1号的名声,也在疆内打出了名气。

稳定500公斤以上的高产数据,让很多棉农眼眶发红。

然而,在天棉20高产消息频频出现的情景下,天禾种业却好像低调了下来。

无他,

种子又卖没了。

5.4万亩的制种面积,近6000吨棉花种子,短短一周之内,就被兵团各团场还有各种植大户给扫空了。

其速度之快,让天禾种业都有那麽一丢丢措手不及。

还好经过了天玉1号的洗礼,天禾种业的反应速度也很快,这种场面,游刃有馀。

天棉20种子价格也水涨船高,每公斤售价达到了200元。这个价格,超出了良种补贴的谈判价格100元以内。

但即使没了良种补贴,也挡不住市场的火热情绪。

纷纷找上门来,天禾的销售人员一天到晚电话就没停过,棉花种子虽然卖完了,但客户关系得维护着啊!

顺便推销天禾的其它种子。

「哥,今年天玉1号种子供应足,一亩产3000多斤,收益也有2000元出头。」

「小麦种子也有两款,一个天麦1号,品质好;另一个是今年才推出的,全优生1号,听名字你就知道啥意思了。」

「盐硷地啊,那我给你推荐天豆1号,产量不错,还能改良土壤,种两季再种棉花效果杠杠的。」

「啥?苜蓿?也有苜禾1号,但你知道的,那种子太贵,要500元1斤,西北还没有良种补贴,啊?还是要啊!」

不是天禾低调,现实是没有时间再高调的进行宣传。

忙!

累!

但却快乐着!

这就是技服人员的感受!

又一个单品销售额破10亿元的种子,今年不是有在职分红计划吗?

那我能忙到公司破产,能把郭老板的头发给薅没了!

一年到头,,不就是为了体验这种爆单的感觉吗?不就为了这碎银几两吗?

天禾的技服人员像打了鸡血似的,打电话的声音一个比一个大,手舞足蹈的活跃在办公室和田间地头。

充满了激情。

……

九泉。

郭阳也被天棉的爆发力惊住了。

从他开始关注天棉20丶天稻22丶天薯21,只过去了短短一周时间,还没完成加工的棉花种子就卖没了。

呈现给他的结果只是一个数字:天棉20单品销售额达到1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