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倒闭
秘书额头微微冒出了细汗,为自己的冒失感到后悔。
「我…额…」
聂局眼神凌厉,「这件事就当没发生,不知道,国内市场一切正常,今年暂时还不需要国储收购价。」
「明白。」
秘书微微颔首,知道这一关算是过了。
……
九月下旬的北方,秋高气爽,丰收的粮食更是让农民倍感喜悦。
鲁省的一处农场里。
种植大户王娥对今年的收成很满意,正如去年一样,她这1200亩地依然没让她失望。
不过今年大豆的价格并不景气,相比去年可以说是跌到姥姥家了。
然而,算下来亩产500斤的大豆,加上补贴,亩收益依然能有七八百元。
对于改种大豆前种水稻的收益,依然是远远超出。
而且,播种的时候还没惊觉,收获的时候才发现今年种大豆的人是真他娘的多啊!
就这黄河三角洲上,除了苜蓿,就是大豆。
一块田连着一块田,一个村子连着一个村子。
这个时候,即使是傻子,也能意识到今年的市场行情不会好。
在将最后一块地收获完成后,王娥拨通了收购商的电话。
收购商自然是嘉禾粮油,这附近的基地都是统一签了合同的。
不一会儿,电话通了,还没等她问,一个中气十足的年轻小伙就把她想知道的都说了出来。
「喂,王姐,要卖大豆吗?今天的收购价是1.41元/斤。」
王娥不满道:「小袁,怎麽又降价了,前几天还1.45呢?」
「王姐,这没办法啊,现在就这市场行情,不信你随便去问,看看哪家有嘉禾出价高的?给你这价还是因为咱这地交通方便,离工厂不远,不然价格还得降。」
「姐问你个事,后面价格能起来吗?」
「起不来的,王姐,你就信我这回,早卖早脱手,你的成本我清楚,生产资料丶人工丶地租加一起最多600元。」
小袁说道:「你这每亩至少有150元以上的利润,一共18万,赚不少了。」
去年王娥每亩的利润能能达到四五百元,今年直接腰斩还不止。
这着实让她肉疼了一阵。
但她种了这麽多年地,知道去年是先驱者的红利。
不是谁都有和她一样的魄力把1200亩水稻田改成旱作的大豆地的。
今年的红利没了。
这就是国人的跟风能力,尤其是种田这种门槛不高的行业,只要利润够高,一两年就能给你干饱和。
但还能赚钱,咬咬牙,王娥就按照约定把大豆卖给了嘉禾。
「这种子传播得太快了。」
「小袁,你们公司有没有推出什麽新品种?你给我推荐两个呗?」
「王姐,我也不是种子公司那边的。」
「你帮我问问。」王娥想了想,「小袁,还没对象吧,改天姐给你介绍个姑娘。」
「姐,你这…」
「错过了这店可就没这机会了哈,那女娃人长得小乖小乖的。」
「姐,种子我帮你问问,介绍对象就免了,你那大豆明天一早我就过来收。」
一处港口临时仓库里。
散粮运输车在装卸车的协助下,快速的卸货。
来自南方某小城的袁子方挂断了电话后,还不免嘀咕。
「来鲁省这麽两年,我TM就还没见过小乖小乖的女生,王娥得有1米8,她说的小也小不到哪儿去。」
「不过,等王娥这几个大户的大豆到港,麻涌的第一船货就可以出发了。」
对国内目前的大豆加工局势,袁子方也八卦了不少。
北方沿海的大豆加工厂基本都已经被国产大豆占据了。
即使是邦吉的三个大豆加工厂也已经沦陷,据说,几个工厂的话事人甚至打算通过嘉禾的渠道采购大豆。
能活下去,没人想死,尤其在如今金融动荡,沿海倒闭的工厂比比皆是。
管理层也是人,外资只要还想在国内发展,就不会抛弃这些基本盘。
食用油和豆粕虽说还在低位,但国产原料的降价,给加工厂又提供了一条生路。
牢牢抓住,前期的几亿数十亿投资才不至于完全打水漂。
两天后,
袁子方亲眼见证第一艘散货船满载着大豆发往南方。
这可能也是近几年第一艘从鲁省发往粤省的大豆船。
时代变了。
不肯转变思路的人只能溺死在浪潮里。
…
九月末的酒泉,已渐渐地吹起了冷风,红麻花早已凋零,蜜蜂也逐渐躲进了蜂箱了。
但第一批沙棘果红了,又给戈壁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远观,红红的一片,近看,晶莹剔透,外观酷似小小的橙子。
全王生物和嘉禾食品研究院都第一时间来搜集了原料,成份检测,产品开发,一切有条不紊。
郭阳也在办公室品尝到了成熟的沙棘果,独特的酸甜味道。
他不是很喜欢吃酸的,但这次的沙棘果例外。
不畏风沙和乾旱的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