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油棕;楚雄;新的一年
织好的。」
在楚雄的能源林基地,采取的是与政府和农户合作的模式。
「张局,你别急,我还没说完呢。」郭阳笑了笑,一杯茶水再次奉上。
「100万亩只是第一期,事实上,楚雄今年能完成200万亩,嘉禾也能接,唯独造林成活率要保证。」
张世忠十分欣喜,乾热河谷造林确实难,不懂行的,成活率可以低至10%。
但楚雄不在此列。
「郭总,你放心,只要嘉禾承诺的400元/亩种植费能按进度支付,200万亩绝对不是问题!」
「钱肯定不是问题。」
「好。」
张世忠突然又干劲满满,嘉禾的400元+国家100元补助,一共500元。
如果完成200万亩,那就是10亿元!
除了开矿和能源,楚雄何时能有这麽大的农业投资!
这还没算配套的工厂!
张世忠忐忑的来,又怀着激动的心情回到了楚雄。
当他把这个消息在州里宣布后,一州的人都把他当做英雄看待。
荒山坡,穷山沟,致富路。
返乡的农民工又一次变成了香饽饽,如果不能出去,能发家的地方就只能是那些山,那些地。
郭阳对楚雄的提速没那麽乐观。
乾热河谷,字面意思就是炎热乾燥,降水稀少,水土流失严重。
这里栽麻风树最重要的是灌溉定根水。
郭阳不清楚楚雄打算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但嘉禾肯定不能放任不管。
一些必要的灌溉设施设备要准备,高扬程抽水机丶管道,乃至于修建提灌站……
年关渐进,嘉禾却依然忙个不停,根本停不下来。
不过忙碌中也带着笑容。
不仅分红提前发了,连带着今年又多了两期分房的员工。
「靠!靠!靠!」
「牛逼,我就想问,还有谁?」
南繁基地的制种田里,繁育的棉花丶大豆种子还在茁壮生长,一个青年突然站起身来大喊大叫。
「程笛,什麽事,这麽激动?」
「我分房的名额确定了,员工分红今天总部也把钱打下来了!」程笛大声说道,生怕周围的人听不见。
一套房啊!
切!
其实他根本瞧不上。
他更在乎的是其中的身份和成绩认同,所以他才会高呼出声。
但其他人可没他这麽镇定。
「靠!」
「牛逼!」
「恭喜恭喜。」
「靠,得请客吃饭啊!」
「请,一定请。」
今年31岁的程笛博士毕业才工作两年,但长时间的风吹日晒,让他年轻的脸庞被晒得黝黑。
在育种界有这样一句顺口溜:「南繁南繁,又难又烦」。
种子在原生地和海南之间不断加代繁育,育种科研工作者也像候鸟一样,跨越千里,在原生地和海南之间不断迁徙丶往返。
而在南繁的嘉禾基地,常年有100多名科研人员进驻进行科研育种工作。
分红人人都有,但能分到房子的就屈指可数了。
他能有这份功绩,不是因为他培育出了什麽特别牛逼的品种。
而是因为他做了一项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对每个品种的特性做定量化描述,供农业生产者选择。
如今天禾的官网品种介绍页面,几乎都是按他提供的数据做的。
这些年,除了公司那些代表性品种,育种团队也出了很多成果。
不过推广效果欠佳。
留过学的程笛很容易就发现了其中的问题,国内喜欢把育种搞成是科学研究。
其实这就是一个商业项目。
而大多数国内育种家,几十年来把自己套在杂种优势群这个伪理论中故步自封。
有些教授们已经落后太多,配组合靠瞎蒙,选品种主要靠目测,田间统计这门课中还在讲方差分析。
不懂的人还以为越老越厉害。
没有概率统计,不会线性代数,不会使用统计软体,不懂数量遗传和群体遗传,不用育种资料库……
这其实应该是年轻人的天下。
有一次他无意间听到同事聊天,学校老师亲口吐槽国内园艺育种就是靠偷。
如果没有天玉和先玉,国内的玉米品种连郑单958都无法逾越。
还好天禾不是这样。
这里年轻人居多,研究院院长毕强和老板都也很愿意接纳新生事物。
也就是在他们长期不遗馀力的支持下,天禾的商业育种平台才能逐渐编织完成。
…
豫省,德农农资的大区经理周红伟最近在休假,但却闲不住,一直在走访观察交流。
国内农资大环境在悄然的变化。
传统的赊帐和粗放经营让欠帐和库存压力越来越大。
「含量不够的便宜,但又不放心效果和执法环境,产品质量好的又嫌贵。」
「新产品也知道效果,但是太贵啊,卖不动。」
这是很多经销商和零售商的潜意识和第一反应。
但周红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