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典被打乱,及眼下这一切,难道当真是偶然吗?”
许多文人,及圣册帝,便也看向常岁宁。
“当然不是偶然。”少女语气平静:“令弟虽是自行前来,却是我以自身为饵将其引至此处。而昌夫人刺杀我是事实,受其所雇之人已如数招认,供词皆在我手上——”
“我因遭刺杀险些丧命,遂将计就计,行反击之举,使真相大白于人前,此乃事实。”
那少女看向帝王,很认真地询问:“敢问圣上,臣女选择反击,有错吗?”
她反击的,岂止是昌氏母子。
两道视线穿过冰凉的细细雨针而无声交汇。
常岁宁就这样目含询问地看着那位高高在上的帝王。
是她设计的,又如何?
她纵有谋,也为阳谋,为求公道,有何不敢示之于众?
众目睽睽之下,明洛审判不了她,这位帝王,也不能。
对方选择牺牲她阿兄,来保全帝王母族声誉,是为政治所需,是为“以小保大”。而当下,上千文士当前,大小轻重再次一目了然,对方更加没有第二种选择。
“反击无错。”圣册帝看着常岁宁,道:“是朕之过错,朕约束不力在先,失察在后,是朕有愧于常大将军。”
“好在先贤护佑,尚未酿成大错,既错在明家,朕便绝无包庇之理。”
帝王失望冰冷的目光落在昌氏和明谨身上,道:“来人,将昌氏母子即刻押去大理寺!”
“是!”
“圣人!”昌氏大惊失色,惊慌失措地摇头:“妾身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替您替大盛除去祸星!”
她说着,指向常岁宁:“妾身非是为了自己,这祸星不除,大盛江山便不得安宁!”
她尚存一丝理智,未有只将此祸归于明家和帝王之祸,而是称之为大盛之祸,以于人前谋得更立得住脚、更冠冕堂皇的名目。
圣册帝皱眉:“荒谬,何来祸星之说!”
昌氏便下意识地看向明洛。
明洛心头骤然一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