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打鸡血了【八千字】
第357章 打鸡血了【八千字】
福清县。
某饭店。
邓允衡与邱家兄弟一边闲聊,一边等待饭店上菜。
主要是邓允衡和邱永年聊,邱大哥是典型的「窝里强」,在家的时候说什麽都头头是道的,什麽大道理都懂,但等真正面对领导的时候,又有些拘谨了,话都说不利索。
其实现实中像邱大哥这样的人比比皆是,在村里跟村民们聊天打屁的时候,有些人可以做到妙语如珠,那口才不去说相声都屈才了,但来到正式的场合讲话就拉胯了。
聊了一会,知道邱家兄弟是沿海乡镇的人,邓允衡便问道:「邱同学,你们村的渔民多吗?」
邱永年回答道:「多啊,都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我们村基本家家户户都是渔民,以捕鱼为生的起码占了九成。」
邓允衡又问道:「这出海捕鱼,是不是挺危险的?」
邱永年点头道:「出海捕鱼确实危险,流动性的海域和变化莫测的海域状况,恶劣气候的影响,风浪的袭击,都让渔民的生产作业随时都有危险。
还有渔船的碰撞,侧翻丶火灾都时有发生,而且在捕捞作业中的人为风险也是不能忽视的,一个操作不当就有可能导致惨案发生,我们村还有附近的几条村,基本上每年都有人丧生大海。」
「这渔民也不容易啊!」
邓允衡感慨了一句,然后问道:「既然出海捕鱼这麽危险,那你们村的渔民有没有想过搞养殖啊?」
邱永年道:「我听说隔壁村有人试过,但没搞成功,还亏了本,后来就没人搞了。」
邓允衡道:「搞养殖应该是非常有前景的,尤其是对虾养殖技术现在已经成熟了,人家青岛那边的对虾养殖规模已经超过了10万亩,收入是极为可观的。」
邱永年听得心中一动,问道:「二哥,县里是不是想扶持咱们渔民搞对虾养殖啊?」
邓允衡笑道:「不是县里想扶持,而是我个人比较看好对虾养殖,我想先调查一下情况,要是合适的话,我就在县里推动这个产业发展,给予一些政策支持,看看能不能把我们县的对虾养殖给搞起来。」
邱永年兴奋道:「二哥,要是能争取到资金以及技术支持,那这对虾养殖应该是能搞起来的,反正我在村里有点影响力,号召大家一起搞对虾养殖,我相信会有不少人家会听我的。」
这话可不是说说而已,这个年代的大学生含金量本来就高,更何况这是清华大学的,那就更加不用说了。
而大学生懂得多是这个年代的共识,要是邱永年说搞对虾养殖能行,且他自己家也要搞的话,那说服村里一些渔民加入,想来是没多大难度的。
「技术支持那是肯定的,没有相关专家的指导,我也不可能让大家盲目搞养殖。」
邓允衡道:「至于资金,现在银行信贷收紧了,想要贷款的难度比以前高了很多,不过我要是推动这个产业发展,那肯定会努力争取银行信贷的支持,问题应该不大。」
邱永年道:「那等我回去了,就跟我父母还有村里其他渔民说说这个事。」
邓允衡笑道:「也行,那你回去跟你们村的渔民都好好聊聊这事,看看他们都是什麽反应,愿不愿意搞这个对虾养殖,如果愿意的话,除了资金与技术支持,还有什麽需要县里帮忙的?」
邱永年点头道:「好的,我回去跟大家商量好,然后再把结果告诉二哥你。」
就在此时,饭店开始上菜了。
主菜自然是邱家兄弟带来的鯃鱼和冬蟹(带鱼易死,现已改成冬蟹)。
都是清蒸,这是最能吃到原汁原味的做法。
鯃鱼前面已经介绍过,能被福建人排为第一,也受到广东人的推崇,这味道自然不需要多言。
而冬蟹越冷越肥,蟹膏又厚又鲜甜,蒸熟后什麽蘸料都不用,直接吃就能鲜到骨子里。
邱家兄弟虽然是渔民子弟,但这些也不是随时都能吃到的,而且就算是能吃到,那味道跟现在比也差远了。
毕竟他们母亲的手艺跟人家饭店的大厨确实是没得比,同样的食材经由不同的人烹饪,哪怕只是最简单的清蒸,火候不一样味道也会有极大差异的。
这一顿饭,吃得三人都非常满足,也就邓允衡下午还要上班,否则再喝上两杯,那就更完美了。
吃饭的时候,邓允衡和邱永年也一直围绕对虾养殖的事在聊。
等饭吃得差不多了,两人也聊得差不多了。
邓允衡结帐后,便对邱家兄弟说道:「我带你们到县政府家属院去认认门,下次来找我的时候,我如果没有上班的话,可以直接到家属院找我。」
邱家兄弟闻言都惊喜的应是,能够到领导家认门,这是亲近的表现。
回到家属楼,邓允衡请邱家兄弟进去坐了会。
几分钟后,邱家兄弟才提出告辞。
然后,邓允衡便拿出一包两斤左右的桂圆肉,递过去道:「邱同学,这是我们家乡的特产桂圆肉,配以沙参丶玉竹跟肉骨头一起炖汤,味道非常好。以红糖伴桂圆肉煮鸡蛋的话,是产妇或病后体虚气弱者最理想的滋补食品,你们拿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