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可乐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烈火南明二十年 > 第81章 热火朝天

第81章 热火朝天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等人的监督下,质量可以得到保证,基本上他们手工仿制的火绳铳质量不低于佛郎机人使用的火绳铳,只是生产速度很慢,一个月一个铁匠炉只能生产一杆火绳铳。

火铳工坊上百工匠,一个月玩命干,也就能生产五十杆,一年的产粮才六百杆,根本无法满足三千人的需求。高衡只能先装备一个火铳营,剩下两个还是训练长枪。

至此,高衡的军队拥有三个旅九个营,高衡将军队重新整编,调整为一个火铳旅,一个枪兵旅加上一个骑兵、炮兵、弓兵混成旅。这是高衡的基本盘。

在此基础上,高衡还给了蒲德曼一个特殊任务,让蒲德曼利用出海的机会,也去南洋一带进行宣传,将这边的政策带去南洋,吸引南洋人士来投靠。

同时,高衡还将手中的粮食进行出口,百万石粮食留一半作为口粮即可,剩下的都可以出口,崇祯十六年的光景,北方已经是有价无市,你有钱都买不到粮食,物价飞涨,一石粮食甚至超过了十两白银,就连南京城内的粮价都突破了四两。

两广地区虽然还比较平稳,但是也要三两银子。各地都是民不聊生,但这时候高衡进行介入,以二两银子的价格直接向官府出售粮食,各地官员当然乐于接收,这反手一卖就是一两银子的差价,并且高衡的粮食品相上等,这种大米,能卖出四两银子的高价。

这还仅仅是在两广地区售卖,实际上,收购的官员大户都不是傻子,怎么可能在当地售卖,而是利用各种渠道将粮食给拉到战争地区,拉到灾区去卖,甚至能卖出二十两银子的高价。

这可不是胡说,按照历史记载,崇祯十六年的陕西华州,粮食已经卖到了二十三两银子一石的超高价格,即便是苏湖熟天下足的松江府,在崇祯十六年的时候粮价也突破了五两银子。

高衡不管那么多,现在最主要的任务是变现,把粮食换成现银,五十万石粮食,通过镇南关、广州、雷州半岛等几个地方销售出去,拿回来的就是百万两现银,高衡将这些钱全部投入到军队和工坊的建设之中,很快这些工作就有了起色。

而好巧不巧的是,高衡控制的地区,正是安南最大的产煤区。后世学习地理的人都知道,越南的煤矿资源就分部在广宁省和红河三角洲地区。而高衡控制的谅山府和新安港,正处于这两块地区之中,煤矿资源极其丰富。

正好手头有数千战俘,除了一半人被派去开采铁矿之外,剩下的人被一股脑送入了各个大小煤矿之中,这可是重要的能源,不管是民众的生活,还是工业生产,都需要用到大量的煤矿,所以有了这些资源,高衡麾下的工业未来可以大规模发展。

军队在训练,工坊在生产,农民在种地,一切都向着好的地方发展,整个谅山府有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不仅如此,新安港建立了小型船坞,大海船暂时还生产不了,但是中小型船只已经可以生产了。蒲德曼发挥了他不错的口才,说服了不少西洋人加入他的船队,反正到时候分出一些利润就是,这样蒲德曼不断拉拢小型船队或者是孤船,硬是拼凑了一支二十余艘大中小船只的商业舰队。

蒲德曼将粮食、陶瓷、茶叶往外贩卖,换取真金白银带回谅山府,促进谅山府的发展。有不少人都愿意跟着蒲德曼干,主要是蒲德曼比较大方,给他们的利润比别人要高一些。

当他的船队到达吕宋的时候,不少吕宋的侨民听见谅山府有这样的政策,纷纷愿意跟着蒲德曼回到谅山府,蒲德曼进行筛选,优先带回工匠。光是从五月到八月这几个月时间,蒲德曼的商队往返吕宋数次,就带回了两千多人,其中有数百名工匠,还有不少会造船,高衡将他们全部安置在新安港。

“将军阁下,快了,我们的火铳快要成功了。”九月初,高衡在军队训练相关事务的空隙之中,抽出时间去脱县看看。第一步就是去卜弥格的火铳工坊,卜弥格向他热情介绍着自己的研究成果,经过半年多的试制,燧发枪已经初具模样,就是击发结构的可靠性还需要加强。

这也是卜弥格很苦恼的一点,在他的试制过程中,他发现燧发铳的铳机结构并不是每次击发都能打响,若是这样,就会哑火,特别是战场环境跟平日不同,射手如果因为紧张在铳未响的情况下忘记是否击发,一旦重复装填,就会炸膛,同时不能击发的火铳也会大大影响军队的士气和射击节奏,可无论卜弥格和南怀仁如何改进,效果都不太理想。

“可否让我看一看问题出在何处?”高衡问道。

南怀仁取来了一杆样品,从外观上看,这火铳跟他们现在装备的火绳铳并没有太大不同,只不过铳身稍微修长一些,细看就会发现,铳机的结构完全不一样,高衡在博物馆中是参观过燧发铳的,不能不说,卜弥格他们还真有本事,光从外观上看,这杆火铳跟百年后的燧发铳别无二致。

南怀仁是个富有创造力的年轻人,他介绍道:“将军阁下,燧发铳的样品已经有了,但是正如卜弥格教士所说,还有缺陷,我测算过,哑火的概率是十分之一,这太高了。”

高衡张了张嘴,十分之一的哑火率,打十次熄火一次,这还怎么用。他问道:“你觉得原因何在?”

南怀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