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建立神策军,追封李瑄祖父为王
花马」,想在边关从军,成为英雄。
毫无疑问,李瑄是大唐除李隆基外,最有名气的人。
这种声威很快就能通过长安丶洛阳,传遍大江南北。
「七郎现在已是楚国公,会不会封王啊?」
杨玉瑶一听到李瑄,就兴奋得不行。
她很想看看李瑄斩敌的时候,是怎样的威风。
可惜永远也难以见到。
「富贵之极,又是宗室。圣人一定会封七郎为王。不久前,圣人刚追封七郎的祖父为陇西郡王,此一定是为封王做准备。」
韩国夫人接话道。
不仅仅是她们,长安也有这样的议论。
封李瑄为王,没有人不服气。
李瑄所为,就是万户侯的功绩。
李瑄的祖父为李承乾的儿子李象。
由于李承乾造反,李象被牵连,没有一个像样的爵位,只是怀州别驾。
李适之为幽州节度使的时候,上请李隆基将李承乾和李象,与李世民一起葬于昭陵。
李隆基同意,并追封李承乾为恒山愍王;李象为会稽郡都督丶郇国公。连李象的兄弟李厥也被追封为青州都督丶宗正卿。
李象是陇西人,追封为陇西郡王,也算是身后显贵。
「玉环,有机会你求求圣人,给杨錡也封一个郡王……,我们杨家也算光耀门楣了。」
秦国夫人向杨玉环说道。
她认为以李隆基对杨玉环的宠幸,这是不难办到的事情。
「没有七郎的能力,谁能承载郡王的重量?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只有河间王因宗室而封,其馀皆为国公。我们杨家非宗室,难道还能比得凌烟阁的功臣吗?阿姊,以后这样的话不要再说了。」
杨玉环断然地说道。
她怎麽可能左右圣人封王呢?她的姐姐把异姓王看得太简单了。
那凌烟阁上,房玄龄丶杜如晦丶魏徵丶李靖丶尉迟恭丶秦琼丶李绩,他们的威名到现在还在传颂,可也不过开国公而已。
而且她的兄长杨銛和杨錡,都是从普通人,一跃而成就高位。
本就让人心生嫉妒。
杨玉环觉得阿姊的话太欠缺考虑。
「好吧,玉环!不过杨钊是一个大才,圣人都多次夸赞。他与我们家的关系,也不是很远。」
秦国夫人见杨玉环这麽说,也不敢再提封王之事。
他们杨家也想培养一名大臣,但杨銛丶杨錡不争气,只能选择有志气,有能力的杨钊。
「杨钊所立功绩,与七郎相比不值一提……」
杨玉环心思根本不在杨钊身上。
「七郎毕竟是外人,他刚正的时候,连我杨家人都得避让……」
韩国夫人想起长安外的果园,李瑄往那一站,就是地界。一向嚣张跋扈的杨錡和太华公主,也得忍气吞声。
更别说这次与大战后,连他们都无法想像李瑄的富贵。
「七郎像是古代的君子一样,秉公执法。如果杨氏与七郎冲突,那一定是杨氏的错,我会劝说圣人,大义灭亲。」
杨玉环知道姐姐和兄长在长安不安分,她把丑话说到前头。不论李瑄以后逮捕杨銛,还是杨錡,亦或者其他杨家人。她会向着李瑄。
杨氏三姐妹非常吃惊,他们一个家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不过话又说回来,杨玉环一句话,就可以让任何一名身居高位的杨家人脱去官服。
「玉环,不说这些了,我们上画舫……」
见气氛僵住,杨玉瑶拉着杨玉环去登画舫游湖。
……
紫云楼。
李隆基在高力士的陪侍下,先将《大非川破吐蕃丶擒赞普书》打开。
「力士,这内容我要观看三天三夜!」
李隆基看到厚厚的一沓厚,诙谐一笑。
实际上用不了那麽长时间,只是李隆基打趣的话。
这份奏摺,李隆基等了许久,因此吩咐宫禁内侍,一旦李瑄的奏摺到来,不论他在干嘛,都必须在第一时间传给他。
「战事持续数月,一定有许多细节与惊险,七郎又要降伏那些吐蕃附属部落,有此记录,理所应当。」
圣人问,高力士自然要接话。
「史书哪有这战报的滋味,我情愿这份战报再厚十倍,这是我的功绩啊,古代的帝王,也应该和我一样的心思。」
李隆基笑着将战报打开。
这是点缀他盛世的丹青,是让他真正比肩太宗皇帝的功绩。
对他有利的事情,能让他千古扬名的事情,哪怕再多,他也会一字不漏地看下去。
「此字绝佳,七郎军中竟有这样的掌书记。」
战报分好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颜真卿写的,李隆基惊叹于颜真卿字。
心情大好的李隆基,看任何事物都无比美好,更别说看到真正的顶级书法。
李隆基心想着要将写战报的幕僚召到长安。
这就是军功的厚重,正常情况下颜真卿为官,很难出人头地。若参与一场战斗,有快速晋升的机会。
接下来,李隆基认真观看战报。
对恭维他的话,非常合他的心意。尺带珠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