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心怀鬼胎的合作
听到此话,立马就有人反对。
“石墨烯电池只要一面世,就必定是行业地震,我们得稳住神船和泽梦,提出的条件就不能太过苛刻。”
“神船还能找谁?”
“不要这么想,好的产品真的可以忽略平台。况且,泽梦和神船不是完全没办法搞自己的工厂。他们停下笔记本的产线,转一部分人力,设备重新开始也是可以的。只不过时间上花费太多,所以神船才会想到这样合作。
我们不跟他合作,他去找别人合作,自己再出一部分资源,恐怕效果也不会差太多。比迪的优势在于产品质量与现有的规模,利用好就行,不能太苛求。”
王富都忍不住再次点头,自己的这帮弟兄果然厉害,看来以后要给他加一点担子了。
经过充分的讨论,王富拍板,这个老狐狸没有全部按照陆山的提议,也没有全部按照高层的意见,而是综合了之后自己设定了一些条件和底线,然后就通知陆山过来谈判了。
陆山再次出现的时候,张磊民也到场了,他在外面做市场调查,给陆山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所以陆山才能快速且准确的做出更具体的判断。
即便知道时代大势的走向,也得把握住具体的合同合约,让企业健康发展。
比迪这边给出的合作条件是,可以先代工,但是不能只拿代工费,因为比迪能付出自己的客户成本。也就是比迪可以帮助陆山推广电池给比迪现有的客户,减少神船开拓新客户的成本。
另一方面,比迪还要付出技术成本。
即便神船安排技术指导过来改造产线,但实际生产中,比迪也得探索规模化生产的办法。
这种办法不是神船带来的,而是比迪自己提升的,所以神船得买单。
综合以上阐述,比迪需要利润分成,不只是代工费。
比迪开出来的条件是除了代工费,还有30%的利润归自己,陆山拿70%。
第二轮谈判一开始就火星四射,讲道理,比迪的要求并不算过分,又是帮助介绍客户,又是帮着规范生产流程降低成本提升品控的。
干这么多活,石墨烯电池的销售成果有自己不小的功劳。
而陆山那边就是出个技术而已嘛,自己这边还有一大堆的成本没说呢,设备,人力,土地,材料全都是钱啊。除了钱还得花费精力管理这么多人,挣的全是辛苦钱。
诉求是这些,话也是这么说的,但是比迪的姿态根本没下来,比较强势,打算站着把钱挣了。
神船这边自然不能同意,本身就没这些打算,凭什么要接受计划之外的条件?
王富摆出的理由非常实际,是从陆山的角度出发来劝说的,谈判思路从一开始就对了。
“移动电源和电池技术正如陆总所言,一定会愈发的重要。但这部分产业的核心技术大部分都掌握在南朝鲜和东洋的手里,三星,LG,松下,索尼都是这两个国家的公司。
在夏国范围,虽然从业公司众多,可大部分都是代工没有核心技术。
比迪多少还有一些自己的技术,还有着完整的工厂产线以及许多熟练的工人。这些意味着什么,想必陆总应该能明白。”
意思就是在说,有独立技术,就不用花钱给外国人的电池技术专利费,这部分的钱就节约了。
产线和工人都是现成的,就不需要太多的准备时间,即插即用。
还有自己有客源,能扩大神船的销售。
比迪知道陆山的底气在哪里,技术牛掰逆天,只怕这个行业无人能比。
但陆山也不是什么都占了,只有跟比迪合作才能利益最大化。
要是找别人合作,可能有更好的条件,看起来利益更有保障,挣钱更多。
背后却是无法忽视的其他成本,耽误了上市的时间,没有比迪的推引,陆山的损失更大的。
为了让陆山更快拿定主意,比迪老板还亲自给陆山算了一笔账,讲真,三年后再推出石墨烯电池,陆山亏的更多,少赚就是亏。
“目前神船的出货是一年超过千万台,换算下来就是一个月一百万台。石墨烯电池看介绍是五块一组,那就是五百万块电池。
陆总,您需要多少人手,多大的厂房,多少台设备才能满足这每个月五百万的产出量?
石墨烯电池的技术含量那么高,从产线搭建到品控成熟稳定,又得交多少学费?
现在跟比迪合作,立马就能上市,其他能早两年半吧。
这两年半的时间,您这边得耽误多少事情?
若是陆总顺利和其他同行合作弄出了石墨烯电池,我相信陆总也考察过其他厂家,肯定是三年以后去了,期间的损失,陆总承担不起啊!这绝对不是陆总希望看到的。”王富说话有理有据,全是大实话。
陆山一直听王磊民的调查反馈,自然能辨别真伪。
陆山这边听了王富的条件,询问条件能否再下调一些,更利于自己。
王富明白这是谈判中的试探,也就打哈哈拒绝了。
看来谈判还早着,不过这一轮必不可少,得让双方知道自己谈判的方向,侧重点。
很显然,谈判再次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