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可乐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都重生四合院了,我还会是傻柱? > 第二百三十二章 易中海寻找林箫南的三姨

第二百三十二章 易中海寻找林箫南的三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滴...滴...滴...!”

系统提示的声音响起,何雨柱连忙再次往回看,一眼就看到了一张破书桌,这张书桌一看就不是什么好木料的,表面的红漆已经有很多的剥落,跟着还断了一条腿。

何雨柱有些讶异,这样的书桌,为什么系统会有提示音?

想着何雨柱慢慢的靠近书桌,这个时候,何雨柱发现了书桌下面居然还有一个隐蔽的抽屉,等何雨柱小心翼翼的打开这个隐蔽的抽屉,就发现抽屉里面赫然躺着一本书。

《永乐大典》...书本上的四个字直接让何雨柱全身一怔。

《永乐大典》是明永乐年间由明成祖朱棣先后命解缙、姚广孝等主持编纂的一部集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

初名《文献大成》,后明成祖亲自撰写序言并赐名《永乐大典》。全书22877卷(目录60卷,共计22937卷),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

永乐元年,朱棣决心修一部巨著彰显国威,造福万代。

宗旨是“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最初令解缙主持编纂(规模147人),一年后修成《文献大成》,但朱棣亲阅后甚为不满,钦点姚广孝担任监修,同时编纂队伍扩大到了2196人(累计达3000多人),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定稿,朱棣亲自作序并赐名《永乐大典》。

全书于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抄写完毕。

但大典副本却惨遭浩劫,大多毁于火灾和战乱,也有相当一部分被后人以修书之名窃走,现今仅存800余卷且散落于世界。

难道这一本就是遗失的永乐大典的一部分,只是何雨柱还没有来得及开心,只见自己的鉴宝之眼就开始显示,物品:永乐大典(一册摹抄本),物品年代:晚清,物品等级:黄级下品。

跟着何雨柱的脑中立即响起了系统的提示:恭喜宿主收集到黄级下品文物一件,请问是否储藏,储藏成功将开启长生丹兑换系统。

何雨柱连忙点头:“储藏。”

跟着就见何雨柱手中的书本消失,然后何雨柱眼前出现了一个屏幕,上面显示黄级下品文物加一,只要黄级下品文物加五就可以兑换一个月的长生丹一枚,意思就是可以增加一个月的寿命。

何雨柱嘿嘿一笑,这可自己能够长生的秘密呀...!

很快何雨柱又开始在自己的垃圾堆中开始寻找了起来,这一找还真的挺不错的,又找到了两件黄级下品文物,一个是瓷器,一只小碗,一个是烟斗,铜制的小烟斗。

看着离换取一个月的长生丹只剩下两件黄级下品,何雨柱开心不已,只是这个时候的三次鉴宝之眼使用完了,要想再次使用就必须要等到明天。

这倒是一个麻烦,所以何雨柱决定,这事情不能总是靠鉴宝之眼,自己也要学习这古玩知识,这样就可以不依靠鉴宝之眼,可以更多更快的收集到自己需要的文物来换取长生丹。

.....................

十月的四九城,温度适宜,很是清爽。

老舍说过:“秋天一定要住北平,天堂是什么样子,我不晓得,但是从我的生活经验去判断,北平之秋便是天堂。”

现在的南锣鼓巷,黄叶飞舞,古韵十足,高大的老树黄叶摇摇欲坠,枝叶垂落,随便一拍就是一幅美景。

其他的胡同也同样美丽,三里屯东五街,每到10月下旬,东五街两边高大、枝繁叶茂的银杏树一片灿烂,金黄色的树叶挂满枝头、铺满道路。

道路两边伫立着各个国家的大使馆,带着那么点儿异国风情。

那个时候,真的很喜欢带着自己的拍到的婆子去那里,女孩也很开心,所以你可以看到,一群一群的年轻人骑着自行车去那里游玩。

东四12条位于东四北大街东侧,呈东西走向,东起东直门南小街,西止东四北大街,北有支巷通辛寺胡同、门楼胡同,中与横街相通。全长722米,宽7米。

这里明朝属南居贤坊,称老君堂,因此地有一道观老君堂而得名,清朝属正白旗。

来到这里,你会感觉到民清时候的错觉,一秒一转身,一瞬一世界。

当然了,这个时候的四九城人,还没有时间去欣赏这些美景,此时的四九城人都在努力的为国家奋斗中,这里是红星轧钢厂的钳工车间。

易中海捧着一个大茶缸正在悠闲的喝着茶,这个时候,易中海的一位徒弟走了过来,这位徒弟叫陈泰在易中海的运作下已经是轧钢厂某段的工段长,一直都受易中海的照顾,所以他们工段组每个月的成绩都是最好的,这钳工的本事很大,可以修零件,特别是容易坏并且精密的零件。

只要易中海出手,就没有问题,那么易中海这位大徒弟所在的工段组,就可以保持出钢率,有了出钢率,成绩当然一直是最好的。

成绩好了,上面就会器重,现在这位好像准备角逐更高的职位了。

“师父...!”陈泰看着易中海叫了一声。

看到是陈泰,易中海也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