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何雨柱火力全开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整个四合院慢慢的苏醒,而醒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上厕所,等公共厕所上完之后,大家开始回来慢条斯理的做起了饭。
现在外面基本上已经没有卖早餐的了,只有一些国有的饭店还在做早餐的生意,只是现在这个时候,大家对工作热情都不高,全部都在磨洋工,那些售卖的早餐味道真的太差。
大家都不愿意去那些国有饭店吃早餐,又贵又难吃态度还贼差,不如在家里煮...!
所以现在大家都是自己做早餐,何雨柱家也是这样的,秦晓雅,秦母...早早的起来做早饭,早饭也很简单,就是小米粥,馒头,还有何雨柱腌制的咸菜。
不过,就在大家起床一起吃早餐的时候,何雨柱家的门外来了一些人,这里请大家放心,不是棒梗的人,是一群苦命人,都是一些练摊的手艺人。
什么是练摊的手艺人,其实就是旧货商人,找一个地方,铺一张地布,跟着买点老旧物品,这样可以以贴补家用、临时救急什么的。
南方话叫摆摊头。
广义上的地摊儿并不非得放地上,端着盒子路边卖烟的,挑着担子卖水仙花儿的,推车摊煎饼和鸡蛋灌饼的,甚至路边上打开汽车后备厢卖衣服、卖毛绒玩具的,街头画像、代写书信对联的……只要能随时“搬家”的都算地摊。
为了吸引买家,练摊的还需要吆喝,吸引买客关注,相声里的《卖布头儿》、《卖估衣》中对吆喝的模拟,都是源于过去的生活,只是稍微有所夸张和艺术加工。卖布头儿的都是零七八碎的布块,十尺给你七尺就不错了。估衣是旧衣服,多是从当铺里来的。
大凡骆驼祥子那个阶层的人,大多是从估衣摊儿买衣服穿,有的人不论四季只称一件像样的衣服,换季时穿着去估衣摊,脱下来挑一件应季的穿走,买卖都这家。
现在看来不卫生,可为了生存顾不了许多。
鞋子也有旧鞋摊儿,叫“一杆儿挑”。摊主坐着不动地方,您指着要哪双,他拿一根杆儿把鞋挑过来,试试觉得挺好,没准回家穿两天就开绽...十有八九都是旧鞋翻新的。
没有起风的时候,摆摊儿的地方有临时的有长期的,临时的就是庙会。
四九城有隆福寺、护国寺等众多明代大庙。隆福寺庙会时农历初一、初二、九日、十日,直至1930年时改为公历。每当庙会的日子,人们扶老携幼,全家出动来庙里上香,接着便是采购和娱乐,相当于乡下人赶大集。
人们吃小吃看杂耍,买点旧书家什,一律尽有。
从山门门口卖菜的,到寺庙里大殿之间的空场上,全是地摊儿。
在瓷器摊可以给您配个茶碗托儿或茶壶盖,在电器摊搞电工的可以买零件拆装拼接。而除了庙会以外,天桥、厂甸、霞公府、东单、甚至各个城门附近,城墙根儿,都有地摊儿。
长期的就是自己找个地方,比如过去在很多店铺门口的马路边上,都有人摆地摊儿。
这种地摊儿不交税,由坐商来管理的。
比如一家饭馆的门前有个切面摊儿、有个剃头棚,那么往往饭馆伙计煮切面或剃头不要钱,而摊主每年给饭馆送点礼物就行了,如果饭馆回礼回得很重,比如回了一只烧鸡,意思就不大欢迎摊主继续在这里摆摊儿了。
这是靠着民间习俗自发地管理,
大家都是苦命人,挣一口苦命饭吃,虽然有一点坑蒙拐骗在里面,但是大家都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可是今天大约有四五个练摊的摊主来到了何雨柱家前面,一见到何雨柱之后,这四五个练摊的摊主连忙躬身行礼。
何雨柱连忙摆手道:“你们这是做什么...?”跟着看向自己认识的一位练摊摊主道:“老汪,到底有什么事情,有事说事,看看我能不能帮?”
老汪向前一步对着何雨柱抱歉道:“柱子...但凡有一点活下去的可能,咱们这几个人也不会来找您,是真的活不下去了。”
此话一出,何雨柱连忙惊骇的对着老汪打眼色骂道:“老汪...瞎说什么,你嘴上有没有把门的。”
“哦...哦...。”老汪这个时候也是感觉自己的后背一凉,好在现在周围的人都是自己人,这才让老汪缓了一口气道:“柱子...事情是这样的,我们都不能练摊了,没有门面,再买就要被抓了,很多练摊的老伙计都已经找其他的活计了。
只是我们这几个人,家里什么都没有,就只有病恹恹的家人,我老婆有病,这个孩子有病,他也是孩子有病...我们余粮也没有,练摊是真的不敢做了,昨天有偷偷去做的,直接抓了七八个,判了一年多。
咱们上有老下有小,顶不住了呀...所以只能来柱子你这里,求您赏口饭吃,别人工资三十,咱不要,你给十五就可以了,只要不让咱们一家饿死,能撑着活下去,咱们就心满意足了。”
说完,一群人就于鏊作势下跪,何雨柱连忙喊道:“你们可别害人,你们和我都是同志,千万不要做过激的动作,这样...先进屋,我们家正在吃饭,想来你们也没有吃,一起吃点。”
说着,何雨柱就招呼大家进屋,这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