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7 章
虽然林如海已经下定决心要送黛玉入京了,但他并没有立刻就把此事告知女儿黛玉。
玉姐儿的病刚好,和她提这个,倒是会惹她伤心。
想来还是年后再和她提此事,来得更好些。
却说年尾的时候,盐道衙门忙乱得要命。林如海忙了一多月公务后又累病了。
所幸马上就到了春节,朝廷文武官员都有一十天的假,林如海还能在家里养一养身体。
到除夕的前几天,林如海已经大好了,也有精力操办节礼和年货的事情了。
贾璋也收到了黛玉.乳母王嬷嬷送来的新衣,一件月白的深衣,一件豆绿色的直裰,还有一件银灰面松鹤延年白狐里子的大氅。
几件衣裳皆裁剪雅致,布料柔滑,针脚细密,看着不像普通人的手艺。
王嬷嬷的话解了贾璋的疑惑:“二爷,这是我们姑娘吩咐府里最好的绣娘赶制的衣裳。”
原来是表妹的吩咐。
贾璋是何等机敏的人,如何想不到黛玉的想法呢?
他的这位表妹大抵是不想让他的衣食住行出现任何纰漏,辜负了他千里迢迢来扬州拜祭姑母的心意……
细细想来,这一个多月以来,东园里确实从未出现过疏漏。
或许这也不仅仅只是姑父的功劳,还有他这位表妹的手笔。
贾璋心里有些怅然,也不过是个小姑娘,过了年才七岁,行事就这般周全了。
偏她也不表功,若不是王嬷嬷多说了两句,她的用心又有谁知道呢?
除夕当天,林如海和贾璋、黛玉两个孩子一同在花厅里吃了年夜饭,又同去如海的书房里守岁。
新年的欢悦气氛倒是冲淡了贾敏去世的悲伤,只是当月上中天之后,林如海还是心生几分凄清之意。
往年的这个时候,敏儿都会敬他一杯酒,与他同念两句《诗经》的。
或是他念《桃夭》,极力夸赞敏儿贤惠;或是她念《子衿》,诉尽满腔相思恩爱情谊。
如今却物是人非事事休了。
年后初八日,林如海销了假。只是还没安享几日太平,就又迎来了一个新的难关。
去岁夏天新安江发了大水,冬天西北六省又遭了雪灾,朝廷为了防止民变,开仓放粮赈济灾民,耗费了无数钱米。
年初内阁核算账目,才发现国库因为赈灾的缘故产生了亏空。
为了解决财政危机,皇帝和内阁都把视线看向了两淮。
毕竟盐税是朝廷每年税收的大头,而两淮又是盛朝最大的产盐地——每年从两淮收上去的盐税,就占了盐税总额的一半。
往常国库亏空时,朝廷经常会通过增加盐税、要求盐商捐效的方法来宰盐商这头被养肥的猪。
这样的做法效果很不错,唯一的缺点就是可能导致私盐泛滥……
不过林如海已经做了好些年的巡盐御史了,对于打击私盐、辖制盐
所以说,皇帝这种生物自古至今都是一样的。
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既要又要还要……
所以,姑父您老人家还不退步抽身吗?
若还留在盐道这暴风雨的中心里,只怕他日会粉身碎骨,跌入万丈深渊……
林如海他难道不想退步抽身吗?
他当然想,但是他不能。
他能轻而易举的想到一旦他和甄家产生冲突,皇帝最后会选择保谁。
天平的一边是皇帝的美妾爱子以及乳母甄老太太,另一边是他林如海这个扬州巡盐御史。
林如海当然不会天真地觉得皇帝会保他这个区区下臣。
如今的朝廷里,上面执政的阁老们在斗,想要皇位的皇子们也在斗,下面的人不由自主地被卷进去……
时局如此混乱,谁又不想自保?
可是……
他是皇帝钦点的探花郎,在太子被废后仍旧担任要职,不但做了巡盐御史,还被加封为兰台寺大夫。
如此重用,又怎么可能只是让他来当盐道的家,大赚炭耗冰敬?
表面上看,他是被皇帝信重,才被派来看管盐税这个钱袋子的;实际上,他还充当着皇帝监视江南的耳目。
像他这样的耳目不止一个,代善生前就告诉过林如海,紫薇舍人薛沛就当着同样的差事。
林如海心里隐隐猜测过,或许甄应嘉与苏州织造李仲元也当着这样的差事。
如果他没猜错的话,如今瑞王夺嫡,甄应嘉和李仲元也不中用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皇帝又如何会放他离开呢?
“既然没法子致仕挂冠而去,更不可能被皇帝调至京师,那姑父不如装病罢。”
从如海那里知悉这些前因后果的贾璋看了看正在喝药的林如海,轻声提议道。
他心里是绝不想让他这位姑父泥足深陷的。
一来,遍观宁荣一府,除了他和贾敬外,哪里还有头脑清醒的男子?
姻亲里面,王子腾倒是个明白人,但他和林如海不一样。
王子腾他是一房的亲戚,和他,和他们大房是不可能肝胆相照、同舟共济的。
一来,表妹黛玉幼年丧母,若是再失去父亲,贾璋都想不到她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