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两座食堂大楼。
并且各个都是四层小楼,比普通基层连队的主楼还要大!
尽管来到科大已经好几天了。
但每次开饭的时候,都是赵卫红这个“资深吃货”,最为幸福的时刻。
食堂的“配套设施”都已经这么豪华了。
而作为重头戏的饭菜,那就更不用说了。
赵卫红在基层最喜欢,并且逢年过节都不一定能吃上一次的红烧肉,在科大的食堂里顿顿都有!
并且味道还非常不错,丝毫吃不出来“大锅饭”特有的那种寡淡味道。
每顿饭足足有三种以上的主食,炎国各地菜系的招牌菜也是应有尽有,饭后还有花样繁多的水果,点心,用于解腻。
要不是赵卫红定力够强,在基层过惯了苦日子的他,进了食堂估计就舍不得离开了!
“阿姨,您这有盆么?”
站在熟悉的窗口,赵卫红有些腼腆的对着窗口里身着制服,看上去已过中年的食堂阿姨询问道。
而对面的食堂阿姨对赵卫红明显印象很深,见到赵卫红便立马十分惊喜的欢呼道。
“哎呀,娃子,你可算来了!”
说罢,食堂阿姨便将赵卫红扔在了原地,转头对着其他同事热情的招呼道。
“快来快来!这娃子又来了!”
“对!就是那个要拿盆吃饭的娃子!”
赵卫红:“.”
悻悻的挠了挠头,赵卫红正要开口,便见自己对面的窗口,突然围过来一群食堂的工作人员,那看向赵卫红的炽热眼光里,仿佛有明亮的星星在不断闪烁。
“娃子,要吃饭啦?”
“.对。”
“还是用盆吃?”
“.对。”
“听见没有,我就说我没骗你们吧!”
最先和赵卫红交谈的食堂阿姨叉着腰,很是得意的和身旁的同事炫耀了一阵,随即便笑吟吟的递给了赵卫红一个脸蛋大小的不锈钢盆。
“给,娃子,阿姨特意给你准备的!”
“吃完了就给阿姨拿回来,不用洗,阿姨帮你收拾!”
科大的食堂工作人员,并不像基层部队那样,都有着“炊事员”的身份。
算是专属于科大的机关食堂工作人员,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编制,但是没有军籍,专为师生的一日三餐服务。
除了做饭,这群工作人员还要负责清理食堂,包括清洗学员用过的餐具等工作。
从这就能看出来,科大主并不怎么注重培养学员“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独立能力。
而是避免学员将时间与精力,花在生活中的各项琐事上,转而能够更好的投入到日常的学习与训练中。
这也是让独立惯了的赵卫红,感到很不适应的地方。
像是洗餐盘,收拾食堂这种小事,在基层的时候都是要自己去做的。
再比如洗衣服。
在347团的时候,这项生活中的小事,可难倒了无数在训练场上叱咤风云的基层战士。
倒也不是因为衣服难洗。
而是因为347团地处东北,一年当中有一半的时间,都是冬季。
宿舍里面还没有热水,想要“爱干净”,勤洗衣服,那就只能用冷水。
赵卫红至今都还记得,自己第一次洗迷彩服时的场景。
寒冬腊月,赵卫红面前是泡了一夜的迷彩服。
当赵卫红以“破釜沉舟”的决绝姿态,将手伸进盆里时,刺骨的寒意立马直逼十指的骨节。
每一分,每一秒,都像是在经历非常严苛的“酷刑。”
赵卫红强忍着疼痛,花了半个小时洗好迷彩服。
等到晚上睡觉的时候,十指的关节处依旧泛着寒意与刺痛,好几天才能好转。
所以像是赵卫红这种,身处辽东,还依旧能一年四季,都让身上的军装保持的整洁如新的军人,那是真狠人!
而那些身上的军装,污迹斑斑,给人一种“训练强度特别大,作风特别硬”之感的军人,其实在训练场上未必能有多积极。
只不过是觉得洗衣服痛苦而又麻烦,懒得去洗罢了。
可科大呢?
宿舍楼,每个楼层都有两间水房。
每间水房都有一个很大的洗衣机,能同时洗十几人的衣服!
更过分的是,旁边居然还有通体由不锈钢打造,占地面积巨大的老式烘干机!
这可是04年呐!
在洗衣机还算是普通人家眼中的奢侈品,甚至是很多人家都不知道“洗衣机”为何物的时候。
科大的学员们,就已经享受到“洗衣机加烘干机”的待遇了!
一想到孙礼等人已经享受了两年这样的生活,赵卫红就气的牙根直痒痒!
就他们那不堪入目的表现,对得起这么好的生活待遇吗?
也怪不得很多刚刚下到基层的新排长,会因为指使别人给他洗衣服的事情,惹来白眼,甚至是爆发冲突!
基层又没有洗衣机,这群新排长在军校的时候就没亲自动手洗过衣服,身上还有着“洁癖”之类的臭毛病,可不就顺理成章的想要指使别人帮他去洗么。
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