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科大的校长。
自家学员,并且还是晏文渊亲手特批进来的贫困学员,如此上进,还立誓要向大一之中,最为优秀的赵卫红看齐。
晏文渊理当感到欣慰,并顺势鼓励林静疏几句才是。
但.看着目光躲闪,就像是做了什么错事一样的林静疏。
晏文渊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有些无奈的表示道。
“静疏啊,我不是和你说过吗。”
“你是非指挥类专业的学员。”
“你将来要么留校,要么是到各个内部研究所里搞科研。”
“就算要去部队,那也得是集团jun,jun区一级的机关单位,并且还会是各个机关单位的座上宾,根本不需要训练。”
“他赵卫红确实是有本事,是我十几年来见过的,最为优秀,最为出色的一名学员与军人。”
“但他是指挥类专业的人!将来是要到基层一线去,带兵打仗的!”
“虽然你们两个现在都是学员,也都是军人。”
“但你们两个未来的分工完全不同,根本就不是一个路数!”
“当初让你参加新训,那是为了让你强身健体,而不是让你跟卫红这个傻小子较劲!”
“你向他学什么啊?”
“瞧瞧!身子骨刚好点,你就把自己弄进医院了!”
“何苦来哉!”
说到这,晏文渊忽然想起了第一次见到林静疏时的场景。
林静疏,是科大招生办的工作人员,从巴蜀直接带过来的。
若非如此,这辈子就没有离开过盐源县的林静疏,想要来到科大,指不定要经历多少波折。
在见面之前,晏文渊就从招生办的同志那里,听说了林静疏这小丫头的情况。
都说老天爷是公平的。
在撕心裂肺的痛哭过后,总会还以如糖似蜜的欢笑。
但在林静疏身上,这一“定律”,失灵了。
家徒四壁,父母早亡,只有年过八旬的阿婆与她相依为命。
短短一句话。
便是林静疏过往十八年,“有苦无甜”的人生。
如果不是当地扶贫办的同志格外尽责,那林静疏可能根本就没有读书的机会,更没有此刻走出凉山,改变命运的希望。
她最终的命运,就是按照当地千百年来流传的习俗,早早的和同族的男娃成家,在历经岁月与世事的蹉跎后,成为又一个走不出大山的“阿婆。”
而当高考结束后,成绩优异的林静疏,也没有完全逃过这个“命运。”
“我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说不上哪天就要去见娇娃儿的爸妈。”
“闭眼之前,老婆子放不下的也只有她。”
“同志,你是解放军吧?”
“嗯”
“那就好”
如释重负的点了点头。
林静疏的阿婆,颤颤巍巍的举起了枯槁的手指,用十分骄傲的语气,对着招生办前来“家访”的工作人员说道。
“让娇娃儿跟你们走吧,不要回来了。”
“她在部队里,老婆子入土了也安心。”
“老人家.其实你完全没必要让林同学来我们学校的。”
“她的成绩很优秀,燕大.水木任何一所学校都会给出不逊于我们的待遇。”
“不得行。”
阿婆摇了摇头,终于看向了缩在角落,一声不吭的林静疏。
“她憨。”
“外头骗子多,容易被人哄。”
“要是当不上解放军,老婆子宁愿让娇娃儿留下来,找个人成家。”
林静疏的阿婆,对林静疏一向是疼爱有加。
但行将就木之际,她也无法冲破千百年的传统观念,所形成的束缚。
唯一能让这位老人家破例的,就是让林静疏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军人。
因为她坚信,在她离开这个世界后,解放军一定能够把她挂念着的“娇娃儿”,照顾的很好,很好。
这就是这位一辈子都没离开过大山的老人,质朴而又纯粹的认知。
而这,便是科大招生办的工作人员,对林静疏进行家访时的场景。
当这一幕,被招生办的工作人员原原本本的复述给晏文渊后。
晏文渊当即拍板,特批林静疏在没有通过体检的情况下,进入科大。
用晏文渊的话来讲,便是“冲着老人家这份信任,咱们也应该破一次例。”
而在心里,晏文渊也不希望这么优秀的女孩,在大山里,苦守着,度过自己的一生。
而当林静疏来到科大后,晏文渊更是亲自接见了她。
洗到发白的布衣,干枯发黄的头发,还有那水汪汪,却永远都在逃避着别人视线的目光。
如果不是科大的伙食和优越的生活条件,极大的“滋润”了从小就过惯了苦日子的林静疏。
那她现在的外表看起来,就应该和晏文渊第一次见到她时一样。
一个平平无奇,却依旧扑腾着自己稚嫩的翅膀,渴望“飞翔”的“丑小鸭。”
“校长,你莫生气”
“我晓得错咯你.你莫要赶我走”
见晏文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