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卷王贾琮
”
“嘿,这倒是,可惜了珠大爷当年惊才艳艳,我之前一直以为珠大爷将会是贾家第二个敬公。”
“不过琮三爷为何去会走那科举之路?想当官,直接求陛下赐一实职不就成了?”
“这你就不懂了吧,想想琮三爷的老师是谁?”
“嘶,我朝不会出现第二位青藤先生吧!”
就这样,在众人的议论中,会试的喧嚣刚过,贾琮就踏进了县试的考场中。
正如徐晋、林如海与贾敬所猜测的一样,大兴县的县令根本不敢对贾琮有丝毫的为难。
再加上贾琮的答卷近乎完美,连续五场拿下第一,于是乎就点了他为今年大兴县县试案首。
而且宝玉力压众人,夺得大兴县县试第二,其余十三名贾家子八人上榜,让不少落榜的人鼓噪县试不公,直到大兴县张贴出今年的上榜答卷,这才压下了这些非议之声。
“几阵潇潇雨,依然鹊报晴。
片云连岫捐,旭日远山迎
树色含烟碧,岚光带翠明。
画图开胜景,锦绣赏余情。
蝶晒花边露,蛙传柳外声。
时赐瞻圣化,万里庆丰盈。”
贾琮在县试中所作的试贴诗令满京城的举子们震惊不已,十岁小童,竟然比他们还会拍皇帝老爷的马屁。
这诗完全可以放在会试中助人登上皇榜,你这么卷,别人还怎么活?
徐晋看着坐在椅子上抱着脸盘子大的芝麻饼咔嚓咔嚓的徒儿,不禁笑道:“诗不错,陛下说你要是会写就多写点,他爱听。”
咔嚓咔嚓……嗝儿~
吨吨吨~
贾琮终于填饱了肚子,擦了擦嘴苦笑起来。
“老师快别逗学生了,就因为这诗,这几日我就没闲下来过。您说那些贡士不好好读书准备殿试,跑来跟我一个童生论什么诗词文章。我二叔跟姑父说我将来要走科举的路子,不能轻易得罪人,非拉着我跟那些人吟诗作赋,都快把我榨干了!”
听到小徒弟的诉苦,徐晋却是畅快的大笑起来。
贾琮原本就有“宿慧”才子之称,随着县试中的试贴诗与这几日所作诗词的流传,自己在衙门没少被人恭维羡慕。
之前跟自己炫娃的那些同僚,现在看自己的眼神幽怨的如同深宫妇人。
若自己点个头,他们会立马抢了小徒儿回家。
“林前辈已经跟为师说好了,此次恩科殿试结束后,他会以你的名义组织一场诗会。”
这事贾琮早就听姑父大人说过,诗会只是一个名头,赴会之人除了林如海同年友人的子侄外,还有老师徐晋的同年子侄。
这将是两方人马的第一次会盟,皇帝都已经安排好了,太子刘弘将“无意间”碰上这场诗会,到时候也算是君臣相得的开始。
只见徐晋将一沓书卷翻开,面带欣慰。
“在诗会那天,你便将你与林丫头写的《顺天府流民赈济安置疏》拿出来,论上一论,看看这份安置疏是否能在各省推行。”
……
府试定在四月初二,时间还很充裕。
三月三殿试结束,荣国府就开始准备三月十三这日的诗会。
贾琮与黛玉抓紧时间完善着那份万言不止的《顺天府流民赈济安置疏》,林如海也好,贾敬也罢,包括徐晋在内,都没有打搅两人。
他们三人都没有掺和这份奏疏的内容,这份凝聚着贾琮与黛玉心血的奏疏,每一字每一句都饱含着两人的抱负。
“大灾之后必有疫病,林姐姐找的这些防疫治病的方子正好合适,就是这医士大夫还是太少了,而且药材无法做到量产,很难让百姓得到及时的治疗。”
黛玉也点了点头,在防治疫病这块标注了四个字:缺医少药。
贾琮倒是提出了人工培育药材以及建立医学院的设想,不过最终还是被现实浇了一盆凉水。
只听黛玉说道:“不现实,先不说医术一般都是家传,敝帚自珍。就说人家有能力读书识字,为何不先试一试科举为官?别忘了那句话,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大夏不是没有官办的医学教育,太医院就是。
可惜历朝历代的太医院都有着很大的排外性,几乎是家族传承,年轻的民间医士们升迁的空间极小极小。
“唉,这事先放放,改日我去宫中找四哥说一说,看有没有办法。”
黛玉点了点头,翻过此篇,又说起了皇庄、官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事情。
时间一晃就是数日,三月十三荣国府中门大开。
今日恰逢休沐,政老爷带着府中的哥儿排排站,在荣国府的大门口迎接着赴宴的宾客。
自从当年贾珠乡试报捷办了一场盛大的诗会文宴之后,宁荣两府已经很久没有来过这么多的文人墨客了。
“学生拜见老师!”
“青藤来了,快请进,快请进,家慈方才还说,若没有青藤先生的教导,我家这疯猴儿,还不知什么时候能沾一沾文气呢。”
徐晋熟练地搓了搓小徒弟的脑瓜子,与贾政作揖回礼。
“太夫人抬举了,有敬公与政公在,宁荣贾家哪里还缺了文气?政公的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