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传承
,对对对,你倔老四一点都不急躁!)
“太子、贾琮,还不赶紧谢过周卿的教导!”
皇帝的突然开口打破了殿中的凝重气氛,刘弘与贾琮几乎是同时起身,整理衣冠后朝着周炯作揖拜下。
“弘(琮)拜谢周师教导!”
一言之师也是师,虽说周炯老爷子有时候有些过于谨慎,但在这件事上,周炯的指点教导的确让两人醍醐灌顶。
此事无关身份,只针对对错。故而太子与贾琮的礼,周炯坦然受之。
他颔首以作回礼,随后叹了一声说道:“不过‘吏弊’之害,终究是要改善革新的。贾琮,你的这个主意确实是个好办法,不妨先挑一个地方试行看看。”
“朕觉得不妥,革新胥吏制度与革新官制不同。国朝不缺想要当官的人,故而朕可以提前将消息透露出去,甚至引导百官对此进行讨论。但胥吏不同,正如周卿你之所言,国朝太大了,所需的吏员太多,若是无法快速更换,会酿出大祸的!”
寻一地试行,那不就是把朝廷打算革新胥吏制度的消息透露出去了吗?
既得利益者得到这个消息,还不闹翻了天?
周炯又是一声苦笑,还真是自己想左了。看来皇帝一直是清醒的,他方才害怕皇帝被贾琮说的一时脑热,固执的施行“公考”之策呢。
话说开了,事情就好办了。
君臣之间的意见很快就达成了统一,按照皇帝与内阁商议的结果,先行皇权下乡之策,以退役禁军与“公考”相结合,将里长乡老的任免收归朝廷。
等到朝廷做到实控地方后,再将“公考”的范围扩大到胥吏一级。
此事不但要统合吏部、兵部的力量,还要让礼部参与进来。
其中最重要的一环,是在继续全面推进义务教育的工作外,还要在军中、地方进行“全民扫盲”,最好能培养出足够充盈国朝的人才。
要不然到时候就算想要开公考招募吏员,一个个大字不识几个,怎么应考?
……
夕阳西下,东宫的“小朝会”才算暂时结束。
贾琮刚出宫门,就被内阁首辅周老爷子请上了马车。
车外的烟火气让老大人很是迷醉,他放下车帘子后,郑重冲贾琮说道:“今日之事,老夫不是针对你……”
贾琮再次拱手谢道:“我知道,我还得谢您一声。亏得老大人及时点醒,要不然我还钻在牛角尖出不来哩。”
“老夫还能撑上三两年,试一试给你小子攒攒家底,到时候你便是把天捅个窟窿,咱们也有本钱去补天缺。”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任务,上一代人要给下一代人攒足家底,似乎已经成了不成文的传承制度。
周炯在国朝的不断变革中彻底理解了魏庆和当政时,他曾不理解的事。
怪不得在那个时候,魏庆和明明有机会强行推动变法却始终采用温和的治政方式。
不是魏老爷子不想名垂青史成为一代革新名相,而是因为魏文正知道那个时候推行新法或许可行,但也绝对会让还算平稳的时局发生大震荡,给朝廷给百姓造成过于大的损失。
他周炯能够顺利的推行新法,说白了是继承了魏庆和攒下的家底,富足的大夏,这么变,百姓都不会饿肚子。户部有足够的银子支撑,朝廷就有底气去跟反对变法的既得利益者去斗。
清丈田亩已经逐渐进入了尾声,万里疆域,除了发生过零星的反抗事件,清丈田亩抑制土地兼并的工作可以说是顺顺利利的完成了大半。
接下来就是整顿吏治革新官制,只要这件事再顺利完成,剩下的几项变法政策将会更加容易。
周炯深邃的眼神中透着自信,同时也带着无限的感慨。
可惜啊,他应该是看不到变法真正大成的那一天了。
“贾琮,老夫年已古稀,等到革新官制的事弄完,怕是就要离开朝堂了。接下来,就是你们年轻人的事了。”
周炯突如其来的感慨吓了贾琮一跳,他上下打量着对坐的老头,从车帘子透进的夕阳虹光将老爷子的白须白发映成了红色。
没想到,短短四年,曾经意气奋发的周炯周阁老,如今已是须发皆白老态龙钟。
贾琮不知该如何回应,只能怔怔的看着百官之首的内阁首辅大学士。
只见周炯将车帘子重新掀开,指着外面的市井烟火。
“这几年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老夫也算是实现了自己当初立下的誓言。如今的大夏国力强盛,百姓富足,老夫没有浪费魏文正的心血……”
贾琮点头道:“阁老做的很好,自古变法之人无大毅力大智慧不可行,国朝能有如今之强盛富足,阁老居功至伟!”
这是事实,周炯之功,谁都无法否认。
周炯却摇了摇头,笑道:“你说错了一点,若说居功至伟,魏文正当居首位,老夫等人不过是站在魏文正垒好的基石上,一步步走上高台罢了。”
“我们谁又不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呢?”
贾琮诚意十足的朝着周炯再次拱手,郑重说道:“魏文正公是替咱们种好了变法的种子,而阁老这几年的所作所为,才是让种子发芽,并逐渐茁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