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印度与美国关系简史(上)
美关系逐渐走向缓和与密切。
冷战结束之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苏联解体后,美国犹如一匹脱缰野马,迅速崛起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此时,它的目光变得格外锐利,开始将战略重心转向亚洲地区,如饥似渴地寻找着每一个可能的机会,试图在中国周边建立属于自己的势力范围。而印度,则成为了美国在南亚地区极力扶持和培养的焦点。
与此同时,印度也在不断壮大,逐渐成为全球重要的政治力量之一。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和战略智慧,他们准确地抓住了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机遇,毫不犹豫地向美国靠拢,以期获得更多的利益。
20世纪90年代初期,拉奥总理毅然决然地启动了印度经济改革的大幕,放宽了对私人企业和外国资本的限制。这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举措犹如一阵春风,吹开了印度经济发展的蓬勃生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这股强大的推动力,不仅让印度经济焕发出新的活力,更进一步刺激了印美之间的经贸关系,为两国的合作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印美双方的合作日益紧密,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双方在各个领域展开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共同探索新的商机和发展空间。
双方在政治、军事、经济等诸多领域与美方展开合作,双边贸易也呈不断增长之势,仅1995年年初两国就签订了高达14亿美元的投资协议和12项商业协议,美方在当年一跃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最大的投资国。两国还频繁举行有关安全和战略合作的高层会议,为之后美印关系的持续升级奠定了基石。从1990年到2000年,印美贸易总额如滚雪球般从52亿美元扩大到580亿美元,美国对印投资也从372亿美元飙升到24亿美元。
这一时期,印巴冲突和印度公开核试验成为了当时影响美印关系的关键因素。
至于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冲突,巴基斯坦政局动荡、执意发展核武、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军人专政,一些高层甚至与恐怖主义纠缠不清,已然成为了一个令人头疼的盟友。他们在对抗苏联前线的地缘价值已化为泡影。因此,在调解印巴冲突时,美国的立场愈发偏向印度。克林顿政府虽然谴责印度在克什米尔地区采取的“军事暴力”行动,但是也只是在口头和外交层面上指出印度的行为违反了人权,并没有采取进一步的行动。特别是在1999年印巴卡吉尔冲突期间,美国一反常态,没有站在巴基斯坦一边,而是致力于通过外交途径协调解决,与印度的立场逐渐趋同。
关于印度核试验,1998年印度核试验后,美国虽然按照惯例对印度实施了制裁,但也只是停止了对印度的非人道主义援助和部分武器技术交易等,所有的制裁基本上都是“象征性”的制裁。印度投桃报李,支持布什总统的导弹防御计划和在阿富汗的反恐战争。尤其是前者,让当时遭到许多国家反对的布什总统感到非常高兴,放松了因核武器而开始的制裁,重新向印度出口武器。
总的来说,在这一时期,两国各取所需,在试探中逐渐靠拢,印美关系总体上平稳起步。然而,在表面的热烈之下,两国的核心利益始终存在差异,合作时也难免会留有一手。例如,印度想要成为名副其实的核大国,这与美国限制核扩散的思路相矛盾;印美在巴基斯坦问题上的意见也存在很大分歧。更重要的是,过去的历史表明,印度作为一个有脾气的大国,并不一定会完全听从美国的意见。这些都将成为印度与美国关系进一步发展的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