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可乐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这就是印度 > 第132章 印度宗教之二佛教

第132章 印度宗教之二佛教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大梵)合而为一,达到「梵我一如」的永恒境界,此即苦行沙门追寻的解脱。悉达多最先以苦行沙门作为学习对象,为了习得精深的禅定,先向王舍城附近的阿罗逻迦蓝(意为自生,巴ā?āra-kālāa)沙门学习「无所有处定」,再向优陀罗罗摩子(意为雄杰,巴uddaka-rāa-putta)沙门学习「非想非非想处定」,这两位是当时正统婆罗门教以外享有盛名的修定主义者。悉达多不仅认真的修习禅定,传说甚至一天只食一颗麻麦,努力的寻求「梵性独存、永恒的解脱境界」。

4、中道及正觉

35岁时,悉达多在苦行的修习中,已经历了六年,发现苦行无法达到真正的解脱,开始对苦行产生怀疑。当时因为听到路过之调琴师的调琴要诀,谓「琴弦太松音不成调,琴弦太紧音不优美,不紧、不松则音声优美」。悉达多于此有所领悟,即舍弃无益的苦行,改以「不放逸安乐、不无益自苦的中道」作为修行的准则,并且不再坚守「神我」的信仰,另外采取探寻「老病死苦如何生起」的方法,因而开启了通向正觉的大门。悉达多在毕钵罗树(后称菩提树)下,经四十九日的禅定与观察,洞见了生死轮回之真相的「十二因缘法」而成就正觉,并且依「十二因缘法」,发现了「灭苦之八正道」,确立了「四圣谛」为正觉的次第。依此,悉达多以「缘生、缘灭」之正觉,摄导离贪之正见等「八正道」的修证,达到了贪爱、瞋恚、愚痴的断尽,完成生死的解脱,不受后有。至此,悉达多依次的完成正觉、离贪及解脱,圆满四圣谛之三转、十二行,自证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等正觉)。因为此时的悉达多已经彻底的觉悟、解脱,所以自称为buddha佛陀(意为已经觉悟的人)。

5、转法轮

佛陀正觉、离贪、解脱证菩提之后,因为年纪尚轻,不易得到一般大众的信任,所以到鹿野苑,先为未正觉时的五位跟随者,即阿若憍陈如等五人宣说「四圣谛」,此称之为「初转法轮」。紧接着又度化了富家子耶舍,以及其亲朋好友等共五十四位比丘,而成为六十位比丘的僧团。往后在六年间,陆续度化了着名的有舍利弗、摩诃目犍连、大迦叶。

佛陀住世说法共四十五年,为了宣扬正觉、解脱的教法,走遍了恒河两岸,以憍萨罗国(kosā)、摩揭陀国(agadha)和毗舍离国(vai?āli)为主要的宣法中心,曾在憍萨罗舍卫城的只园精舍说法约25年。佛陀一生度化了许多弟子,其中杰出的弟子有舍利弗(智能第一)、目犍连(神通第一)、富楼那(说法第一)、大迦叶(头陀第一)、阿难陀(多闻第一)、优婆离(持律第一)、迦旃延(议论第一)、阿尼律陀(天眼第一)等。

6、入灭

佛陀80岁时,在毗舍离城患重病,当年雨季过后,偕弟子向西北行,打算为一生行化过的地方,做最后的开示及寻礼。佛陀在路途中,食用了铜匠纯陀(da)供养的「栴檀树菌茸」(sukara-addava)之后,似乎是因为食物不洁或中毒,忽然得了严重的血痢(可能是现代的赤痢dysentery),腹泻剧痛几乎濒临于死,但佛陀摄持于心,忍受无有怨言。此后,佛陀勉强走到拘尸那罗(kāra,末罗国之一邑)附近的树林,已无法再支撑,阿难在两棵娑罗树之间铺下卧具,佛陀头部朝北躺下,向右侧偃卧,告知弟子们即将入涅盘。此时,阿难守候在佛陀身边,聆听最后的教诲。当夜,传说年纪已有百二十岁的婆罗门须跋陀罗(subhadda)请佛开示,当晚须跋陀罗即见法、证道,成为佛陀的最后度化的弟子。

根据南传铜鍱部觉音论师着作之《善见律毗婆沙》『序品』的说法,佛陀是在二月十五日平旦(凌晨)时,在拘尸那罗附近的娑罗双树间入灭。火化后的舍利(遗骨),由释迦族相近血缘的东方八个氏族带回建塔供养。据『长阿含游行经』的记载,这八个氏族各为末罗族的波婆国、跋离族的遮罗颇国、拘利族的罗摩伽国、婆罗门族的毘留提国、释种族的迦毘罗卫、离车族的毘舍离国、阿阇世王族的摩竭陀国、末罗族的拘尸那罗国。除了由八族兴建的舍利塔以外,再加上主持分舍利的香姓dro?a婆罗门建于战主国的瓶塔(供奉分佛舍利的瓶),以及毕钵罗pipphavana聚落的末利oliya族人,建了供奉火化残余碳灰的炭塔,总共有十塔。

7、结集法教

佛陀住世时诸大弟子中,辅助佛陀教化最有力者是舍利弗、目犍连,两位圣弟子被后世尊称为双贤弟子,但二大圣弟子在佛入灭前,即已入灭。佛入灭当时,僧团的大长老摩诃迦叶(ahā-kā?yapa)为了见佛陀,正从瞻波国前往拘尸那罗,途中闻佛已入灭,而赶往拘尸那罗,并代表僧团为佛举火荼毘。二个月后,大迦叶在摩竭陀国阿阇世王支持下,召集了五百名阿罗汉,在王舍城的七叶窟安居三个月,并共同结集出佛陀的教法,史称「五百结集」,

三、印度佛教发展的主要阶段

按照历史分期,印度佛教大致可分为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后期为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分初期、后期)、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