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大家的妥协
战争就是妥协的艺术,比如袁术和朝廷之间。
袁术并没有打算灭掉朝廷,他拿到了自己想要的。朝廷虽然想要干掉袁术,但是他的力量不足。
所以双方就这样草草的妥协了,毕竟双方再打下去,除了图耗粮草和损失兵力外,谁都没有好处。
同样的道理也存在于刘备和吕布之间。
从兖州败退的吕布退入了徐州的地界,在徐州一些地方豪族的支持下,他占领了徐州的几个郡,而此时的刘备也刚刚从陶谦的手上接过了徐州。
双方为了独占徐州爆发了冲突。
由于吕布新败,手上的军力不足,在和刘备的交锋中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但是他的确太能打了,刘备也没有能够一举消灭他的实力。
于是,这两个人也妥协了。吕布占据有小沛,并且依靠小沛的收拢了徐州的几个郡,而刘备则占有徐州的大部分地区。
在分配了双方的地盘之后,双方立刻兄友弟恭起来,一时之间徐州一片和谐。
袁术和孙策之间也有妥协。
袁术从来没有想过孙策这个人会这么猛,他本来认为孙策只是他的前锋,代替他去进攻扬州,没有想到,孙策竟然依靠个人的能力,在扬州占据着上风。
刘繇派部下樊能、于麋驻扎在横江津,让张英驻扎在当利口,来与孙策,更为准确的说是孙策后的袁术对抗。但是孙策从历阳渡江,打败了刘繇,于是刘繇放弃丹徒西逃。接着孙策令朱治从钱塘进攻吴郡,吴郡太守许贡在由拳抵抗朱治,朱治大败许贡,许贡逃走依附山贼严白虎,朱治于是代理吴郡太守的职责。
之后,孙策进攻会稽,嘴上功夫不错的王朗败溃后投降,于是会稽也平定了。
看到孙策占了很大的便宜后,袁术自然想要占便宜。
当袁术在寿春得知孙策击走刘繇后,于是上表奏请孙策为殄寇将军,把周尚召回寿春,并派其堂弟袁胤取代周尚任丹阳太守,给了孙策足够的名望,而收掉孙策手上的实权。
当孙策占据会稽后,孙策就将原有长吏全部更换,全部换成自己的心腹。而他自己则兼任会稽太守,同时又以吴景为丹杨太守,以孙贲为豫章太守。
他还招纳彭城人张昭、广陵人张纮、秦松、陈端等为谋士。
看到孙策的动作,袁术自然不喜,即使他和朝廷的关系很差,他依然上表,给了孙策高位,让他袭父爵乌程侯,同时想要撤换孙策手下的官员。
尽管这时候朝廷和袁术打的火热,字面意义上的那一种,但是朝廷的规矩不可以坏,在收了钱之后,朝廷依然捏着鼻子在袁术的上表上盖了章。
对于袁术的行动,孙策开始了反击,他率领军队孙策赶走了袁术所派的丹阳太守袁胤,平定宣城以东各地,并且封锁了长江,等待着袁术的反应。
袁术手上的水军不多,对于孙策没有更好的方法,只能够派人书写檄文,声讨孙策的忘恩负义,而孙策也没有惯着袁术,声讨着袁术对于朝廷的不忠,甚至将袁术过去写文书让他进攻洛阳的事情抖落了出来。
论打仗,袁术不是孙策的对手,但是论舆论,孙策吃亏了很多。袁家的朋友和门生故吏太多了,这些人不仅帮亲不帮理,甚至还颇有辩才,一时之间,孙策白眼狼的行为喧嚣直上。反正错的肯定不是袁术,错的是孙策。
甚至吴地的那些豪族也被鼓动起来加入了对于孙策的反抗。
一时之间孙策有些焦头烂额。但是孙策有了一个很大的优势,那就是他的刀子非常硬,那些玩嘴皮子的弄不过玩刀子的,随着吴地的腥风血雨,吴地稍微平静了下来。
但是孙策妥协了,他答应给袁术扬州三分之一的赋税,甚至愿意提供部分兵马来交换扬州的治权。在没有强大水军的情况下,袁术也只能咬着牙齿同意了。
公孙瓒也在妥协,只不过他在和自己妥协。
公孙瓒杀了刘虞之后,得到了整个幽州,他和自己的本性妥协了,他日益骄矜,不再体恤百姓,记过忘善,睚眦必报。他修筑易京固守。公孙瓒先挖了十层围堑,然后在围堑中筑京,都有五六丈高,又在上面盖起高楼。公孙瓒在堑的正中特别盖了一座十丈高的京,供自己居住,并在里面囤积了三百万斛谷。公孙瓒的部下也家家都盖高楼,高楼上千。
他甚至说道:“昔谓天下事可指麾而定,今日视之,非我所决,不如休兵,力田畜谷。兵法,百楼不攻。今吾楼橹千重,食尽此谷,足知天下之事矣。”
他安安静静的在易京当一个宅男,至于进攻袁绍,他忘记了。
曹操也在妥协,他在和兖州甚至是豫州的那些世家大族妥协,虽然他发布了唯才是举的求贤令,收拢了很多寒门的智谋之士,但是缺乏世家大族支持的他依然底蕴不足。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只能放出一部分的权力和利益,去拉拢那些世家大族。在颍川荀氏的带头下,颍川士族接受了他的拉拢,加入了他的阵营,充实了他的力量。
同时他又依靠着这些世家大族的财力,编练士卒,随时随地准备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袁绍也在妥协,他在和自己的愿望妥协。
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