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草原演习
专门的使者,在冬天冒着风雪出发,去给下属的部落送信。
声称自己才是他们所有部落的领主,那个所谓的西域总督和西域布政使两人,都没有权力直接命令和管理这些部落。
李策凌要求所有人不得擅自离开原有的城市和草场,不得去参加杨遇春和阮元召开的会议。
李策凌仍然希望等到大明主动进攻,顺国被动防御的局势,让顺国稍微占据一点大义名分,方便实施坚壁清野的坚守策略。
所以李策凌仍然没有公开反抗大明,还是在原有框架内找理由。
但李策凌讲的这些逻辑,也确实符合草原上的典型的具有分封特性的政治生态。
一个部落的普通部众,直接从属于所在部落的首领,大汗不能越过首领管理其他首领的部众。
大汗一定要做的话,那就会与下属部落发生矛盾,乃至形成武装冲突。
李策凌的信在天工十九年春天之前,陆续送到了西域和中亚的各个部落首领的手中。
看完了李策凌的信之后,有一部分本来准备去哈密的首领发生了动摇,最终有一部分决定不去了。
当然仍然有很大一部分部落的使团在夏季到来之后陆续赶到了哈密。
然后也开始不断地承受来自工业的震撼了。
虽然早就有商人的报告,大明在哈密附近大规模建设和屯兵,已经把哈密打造成了一座巨大的城市。
但没有亲眼见过的使者们,在来哈密之前都无法想像工业城市的景象和规模。
杨遇春和阮元二人,在比较重要的部落使臣抵达的时候,都会专门亲自接见一下,稍微安抚一下他们的情绪。
然后开始数落和斥责力测量的不忠之举,将其打为闯贼流寇。
同时也表明朝廷的态度,以后顺国不能再管理西域和中亚了,必须由朝廷直接统辖。
当地原有的部落首领们,只要不助纣为虐,专心协助闯贼流寇,都可以保留绝大部分权力和地位。
前来参加会议的部落代表们,确认了自己猜测中的事情,基本都能够接受现实。
大明朝廷和顺国闹归闹,不动他们自己的利益就行。
就这样,时间慢慢来到了天工十九年七月二日,也就是立秋节气到来的这天。
杨遇春和阮元一起,在城外的荒野召集了所有的部落代表们,让驻军举行了一场简单的阅兵活动。
本来这些部落的护送军团也想要参加,表现一下他们在骑马与砍杀上的心得。
但是在大明的军队开始表演之后,就都没心思考虑这个了。
首先是大明的常规步兵,带着制式的栓动步枪摆成方阵,然后一排一排的集体射击。
三百米之外的木头和草人,被这些士兵几轮拉栓射击撕成了碎片。
各个部落的代表们,随行而来的卫队军官和士兵们,看着这幅画面都直接呆住了。
他们被栓动步枪的射程丶精度丶射速吓到了。????他们之中很多人,听说过大明的澳洲连发枪的威力,但绝大部分都没有亲眼见识过。
特别是没有见过成建制的军队,都用澳洲连发枪集中进攻的姿态。
现在他们现场看到了,全都被惊呆了。
来自西域和中亚的部落,大部分都有蒙古人的传统,就算是少部分适合农耕的地区,也必须依靠骑兵对抗周围的部落。
整个古典时代,骑兵面对步兵的时候,都有着巨大的心理和实际优势。
在纯冷兵器时代,训练良好的长枪方阵虽然能防御骑兵,但绝大部分时候都只是「防御」状态。
长枪只能等着骑兵进攻,几乎没有任何主动性。
如果长枪兵的训练水平不够,面对骑兵的时候仍然会处于劣势。
面对骑兵的冲击,士兵的心理素质非常重要,而心理素质又是难以训练的东西。
如果长枪兵变成滑膛枪兵,双方的力量就基本平衡了。
滑膛枪兵能够主动进攻了,通常在一百米的距离上就可以开火了,只是这个距离上的命中率不高。
骑兵这时候通常进入了进入高速跑状态,但还没有进入最终冲锋状态。
过早的开始冲锋,会让骑兵队伍散乱。
火枪兵在五十米以内就有较好的杀伤力了,能够憋到五十米再开枪的已经是精兵了。
而骑兵也就是在这个阶段进入真正极速冲锋状态。
双方都有自己的大优势,也就有了相对公平的较量机会,属于势均力敌的时期。
等到火枪兵用上线膛枪的时候,能够在两百米甚至三百米距离射击的时候,局势就会变成骑兵大幅度劣势了。
因为敌人的三百米距离之外的时候,骑兵通常还只是在走路,都还没有加速。
现在大明的步兵,不但能在三百米外就发动攻击,还拥有极高的射速和恐怖的射击精度。
骑兵再来冲这种步兵战线,就已经跟送死没有区别了。
不用等到他们冲到步兵面前,就已经被连人带马一起打成筛子和碎片了。
绝大部分部落使者和军官们,虽然对于时代变了的这个概念,并没有什麽清晰的认知。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