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科研进度和科研计划
复运动,再通过曲轴和连杆转化为圆周运动,外面还有一大堆的传动和辅助结构。
「想要继续提高蒸汽机的功率,就要考虑降低蒸汽机的复杂度。
「那麽我们可以跳过蒸汽推动活塞往复运动的过程,让蒸汽直接驱动机器做圆周运动呢?
「逻辑上是可以的,理所当然的参考就是风车。
「可以用蒸汽直接推动特制的金属风车旋转,用风车带动传动轴旋转驱动其他设备。
「考虑到尽可能减少能量损失,尽可能将所有能量都用来推动风车旋转,所以这个风车应该放在封闭环境中。
「我的设想是做一个圆筒,让所有蒸汽从圆筒中经过,蒸汽压力驱动圆筒中的风扇旋转。
「为了最大化利用蒸汽压力,圆筒中可以有很多层密集排列的风扇。
「我准备称这种新型整蒸汽机为蒸汽涡轮机。
「并将其作为接下来的重点科研任务,大家仔细确认这个设想是否可行,尝试把它做出来。
「计算和评估这种机器的工作效率,能量转化效率。」
朱简烜介绍的设想的同时,也直接拿出了自己画的蒸汽轮机工作原理图,让现场的弟子和工匠们一起传阅查看。
仍然是科普性质的原理图不是设计图,更不是生产用的图纸,只是为了说明机器的工作逻辑。
只是弟子和工匠们简单看一下,知道这个机器理论是怎麽工作的。
蒸汽机轮机的原理非常简单,简单到不用专门解释的程度,难点大部分都在于制作工艺上。
几乎所有的工匠和弟子,看到这个原理图都是直接恍然。
觉得这没有什麽难度。
所以朱简烜也没有在这里停留,简单介绍了了蒸汽轮机的思路后,就拿出了另外两份新机器原理图。
让工匠和弟子们传阅图纸的同时,简单介绍这这种新型机器:
「蒸汽涡轮机的设想,是基于减少运动转化的思路,而这两种机器的设想是基于减少能量损失的。
「我们以往的蒸汽机,是通过煤炭在锅炉外面燃烧,制造出水蒸气再去推动活塞做功。
「外部燃烧,蒸汽驱动,这两个环节都有大量的能量损失。
「所以我考虑,如果不再去烧水产生蒸汽,用燃料燃烧加热空气直接做功,关键是在密闭的空间内燃烧做工。
「这种机器的燃料转化效率应该更高,机器本身的功率密度应该能够做的更高。
「就是说,可以用更小的尺寸和重量,做出有力量的机器,进而能够安装在体型和尺寸更小的设备上。
「我准备称这种机器为内燃机。
「由于典型燃料的性质不同,所以也有两种不同的设计,一种更加的轻便迅捷,一种更加的沉重有力。
「这种机器就是接下来的第二个重点任务。」
朱简烜提的是两种结构略有差异的内燃机,使用煤油或汽油的「点燃式内燃机」,以及使用柴油的「压燃式内燃机」。
这两份原理图也不算特别的复杂,朱简烜这些天才弟子们基本都能看的懂。
不过弟子们听完了朱简烜这两段设想后,有些人已经有了更进一步的想法,李锐这时候就举起了手来。
朱简烜微笑点了李锐:
「你有什麽想法?」
李锐马上有些迫切的说明了自己的想法:
「老师,那能不能减少能量损失的基础上,同时也尽可能减少运动转化上的损失?
「就比如说,您这两种机器的设想,是否可以在同一种机器上实现?
「就比如说……用燃烧空气直接驱动涡轮机旋转?
「这种机器是不是功率密度会更大,机器本身的尺寸和重量也相对更轻?」
内燃式的涡轮机,那就是燃气轮机了,理论上也确实是可行的。
燃气轮机还确实能够做到轻便而且功率巨大。
现代的燃气轮机,就是柴油机的尺寸,蒸汽轮机的功率。
只是对材料和加工工艺的要求非常高。
朱简烜对李锐的这个反应很满意:
「我认为是有可能实现的,你可以尝试去做实验验证。
「确定具体可不可行,可行的话效率如何,不可行的话为什麽,是否在满足某些条件之后变得可行。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考虑到,技术升级叠代都是有代价的,升级叠代的跨度越大,实现的难度通常也越大。
「基于这样的逻辑,我判断你所说的这种机器,应该在蒸汽轮机和内燃机相对成熟后,才能真正做出有实用价值的成品。
「反过来看,我们现在研究内燃机和蒸汽轮机的过程,就是在为你所说的未来的燃气涡轮机打基础。
「就算是现在直接研究燃气轮机,也要先攻克涡轮机和内燃机这两项技术。」
李锐非常认真的拱手:
「学生明白了——」
朱简烜解答了李锐关于燃气涡轮机的设想,然后又拿出一批围绕内燃机形成的机器设计图。
「科学院的主要科研力量,接下来几年就围绕这两种三型新发动机本身展开攻关。
「工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