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六章 时间会证明
“林先生,这事儿,咱们江源真修不起了!”
徐长卿坚定地说。
林南一愣:“我知道你们江源修不起,我没说要你们掏钱,我自己来承担费用!”
关于修路的事宜,昨晚我和绿萝已经商量过了。
“什么?”
徐长卿大吃一惊。
屋内诸官吏们,皆目瞪口呆,仿佛刚听到不可思议的话。
“您掏钱?” 徐长卿咽了口唾沫,急忙追问,“林先生,您打算出多少钱?”
林南苦笑一声:“当然全部由我来承担!你们府库里一两银子都没有,怎么修路?”
徐长卿感到不可思议。
“全部?”
“一万八千两?” 徐长卿脱口而出,声音略显颤抖。
“林先生,您真的愿意拿出这么多?”
其他官员们同样震惊不已。
林南微微一笑,解释道:“确实是我全部出资。”
“可是……” 徐长卿欲言又止,似乎有话难言。
“林先生,您这么做,到底图什么?” 徐长卿终于忍不住问了出来。
“修路带来的益处,远不止于此。”
“比如说?” 他继续追问,眼神闪烁。
林南沉吟片刻,缓缓开口:“修路能促进内需,创造就业机会,还能刺激经济发展……”
“修路,才能致富。” 他总结道,语气坚定。
林南笑了笑,摸了摸下巴:“其实很简单,徐大人之前提到江源郡太穷了吧?我想修路,正是因为它太穷了。”
“啊?”
林南这句话,让众人更是困惑不解。
贫穷,难道不该安于现状吗?
看着那些惊讶又期待的眼神,林南决定解释一番:“你们知道贫穷的本质问题在哪里吗?”
徐长卿思索片刻:“是赚不到钱?”
林南点头肯定:“没错,这是表象,真正的问题在于缺乏赚钱的机会。”
众人再次陷入沉默。
这不是一个意思吗?
“百姓穷,真的是因为他们懒惰吗?不是!我们的百姓,是天下间最勤勉的百姓!只要有口饭吃,他们就能像永动机一样不知疲倦地工作。”
“永动机是个啥?” 众人一时还没反应过来。
林南继续说道:“所以,问题不在于他们不愿意劳动,而是没有足够的工作岗位,没有足够的赚钱途径。”
“如果府库里有一万两银子,这些银子放在那里,它就只是死物而已。”
“但如果把这些银子花出去,比如修建道路,比如建立作坊……这样银子会通过购买物资,支付工资,流向百姓手中。”
“百姓有了收入,就能买食物,买衣服,甚至可以送孩子上学,学手艺……”
“这样一来,他们的生活条件会改善,商人也能盈利,我们不仅修了路,还能从商家那里收税。”
“银子在人们手中流通,创造价值,每个人都会受益,形成良性循环!”
“我们只需投入一笔银子,启动这个循环,百姓有事做,有收入,经济就会向好发展,百姓也会富裕起来。”
说完,大家面面相觑,心中充满震惊。
显然,他们从未想过这一点。
林南所说的,远不止于此。
仅仅依靠这种方式,官府会面临巨大的财政赤字。
但是林南并不担心。
因为,他还有纸币!
当今大夏国的经济,就像一潭死水,短期内无需担忧通货膨胀。
他可以在其中注入大量资金而不必担心洪水泛滥。
这些钱,只有他知道如何运作。
至于这些,没必要告诉别人。
林南轻咳一声:“修路的事情,就这么定了。”
“年底之前,我会派专人送银子来,年前开始准备,明年开春就动工!”
林南并未提及,届时大坤村建筑队、大坤银行及林家商会将进入江源,实行新的承包合作模式。
“贵郡有什么特产吗?” 他询问。
单凭修路的效益有限,还需培育本地产业,最好是特色产品。
“特产?” 徐长卿看向郡丞,郡丞又看向功曹,功曹则看向主簿。
主簿紧张地回答:“江源郡最大的特产是墨,城中有十几家制墨厂,生产的墨条销往苏州。”
“墨?” 林南眉头微蹙。
突然眼前一亮:“本地是否有石墨矿?”
他记得,大夏尚未掌握松烟制墨工艺,多采用石墨。
“确实有两座石墨矿。” 主簿迅速回应。
太好了!
林南心中暗喜,石墨不仅可以制作墨汁,还能制成另一样东西——铅笔。
众所周知,“铅笔”的主要成分其实是石墨。
林南宣布:“我打算在江源设立一家新工坊,投资一万两银子,至少雇佣三千人,年税收可达一万两!”
“投资一万两?”
“雇佣三千人?”
“纳税……一万两?”
这些数字无疑令人震惊。
加上修路的一万八千两,总共两万八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