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杨慎入阁,张璁的任命,杨廷和致仕
大明的钢铁产能是所有朝代之中最接近近现代的,抛开後世各种略显夸张的推测不谈,有明一朝钢铁产量最多的一年是洪武元年,为九千吨。
其他年份虽然不如这一年多,但每年也都有几千吨的钢铁产出,这些还是最基础的估计。
正是因为明朝冶铁技术的大爆发,明朝火器才得到了充足的发展,不光是火器,冶钢技术甚至超过了後世的预料。
根据後世的研究,大明是没有精铁和精钢的,但周楚看着手中的綉春刀,陷入了沉默。
只能说大部分钢铁的质量没那麽高,但像綉春刀这种,所用钢铁的质量超出了周楚的预估。
正是因为大明钢铁的产量和质量,所以红衣大炮甚至能碾压同时期的弗朗机炮。
夏言最终得偿所愿,被任命为监察御史,代天巡狩南直隶和江南省,不过除了他之外,嘉靖还任命了另外一人作为夏言的副手,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张璁。
张璁此时急於出头,嘉靖自然是看准了,於是就让他跟着夏言,有张璁在,夏言一言一行都会受到掣肘。
前些天,杨廷和已经多次请辞,想要告老还乡,嘉靖象徵性的挽留了两次,最终满脸不舍的准了杨廷和的请求,不知道的还以为君臣之间的感情多麽深厚呢。
如此一来,朝中杨一清顺理成章的入阁,成为内阁首辅,似乎一家独大,但嘉靖是谁,天生的权术圣体,杨廷和致仕之後,为了平衡朝中的局势,嘉靖直接把杨慎抬入内阁。
杨一清入阁之後,吏部尚书的位子变空了出来,嘉靖顺手将一直表现良好的韩玠擢拔为吏部尚书,这让韩玠无比惊喜,心想这麽久以来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
张璁则顺势补了户部侍郎的缺,同时被任命为夏言的副手,张璁多精明,接到这个任命的时候瞬间就明白了皇帝想让自己干什麽。
总结为一句话就是,搞夏言,夏言要做的,他反对,夏言反对的,他支持,同时要毫无原则的站在周楚这边。
此时的张璁算是看明白了,此去江南,谁才是真正的大粗腿,皇帝一直在和周楚在唱双簧呢,张璁很清楚,只要自己坚决站队这两位,肯定会扶摇直上。
杨廷和致仕之後,好似老了十多岁,没几日的时间,头发便全白了。
杨府之中,杨廷和看着自己的儿子,想说什麽,但终究是叹了口气,什麽都没说。
没人比他更了解自己的这个儿子,以前的这麽多年,杨慎一直因为自己这个父亲很痛苦,杨廷和是知道的,但很多事,他必须去做,到了那个位置,他代表的从来都不是自己一个人。
此时的杨廷和无官一身轻,反而有种解脱的感觉。
“爹,请原谅孩儿的不孝。”
杨慎看着自己的爹满眼的无奈,直接跪了下来,连磕了三个头。
“用修,为父从未怪过你,这些年苦了你了,如今这种局面反倒是不错,为父老了,迟早要退的,在退之前能为你铺路,抬你入阁,也算是万幸了。”
杨廷和唏嘘道。
实际上在杨慎反驳杨廷和之前,杨廷和就逐渐感觉到大势已去,自己的倒台不过是迟早的事。
杨慎在朝堂上反驳他的时候,刚开始他确实很震惊,但为官这麽多年,杨廷和早已习惯了计算利益得失,既然自己的倒台不可避免,乾脆以自己为台阶,将自己的儿子抬入内阁。
如此一来,他们杨家仍然可以屹立不倒。
杨廷和很清楚,自己倒台之後,皇帝需要一个人来制衡杨一清,这个人可以是夏言,也可以是自己的儿子。
夏言此人太过心狠功利,杨廷和虽然和他是一个阵营的,对他的性格却不甚喜欢,甚至有些反感,杨廷和相信,皇帝也不会太喜欢夏言。
再加上杨慎对自己的大义灭亲,杨廷和相信皇帝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事实证明,杨廷和的预料一点都没错。
杨廷和很清楚,现如今自己的儿子已经不是以前的他了,他心中装着的是大明,是朝廷,而不只是杨家。
不过杨廷和并不在乎,甚至为自己的儿子能走出这条路感到自豪,这是一条他都没有走出的路,谁会反感自己的儿子一身正气呢?
杨廷和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儿子杨慎在未来成为一代名臣,以名臣和才子的双重身份名留青史。
“父亲的用心良苦,儿自然省的,但儿恐怕不能走父亲的老路。”
杨慎说完,再次磕头。
“用修,为父从未想过让你走为父的老路,为父希望你能成为辅佐皇上,辅佐大明的名臣,按你心中的想法走下去便可。”
杨廷和笑道。
此时杨廷和的面容显得格外慈祥。
“儿定不负父亲所望。”
杨慎听到这话,满脸感动。
“夏言昨日来找过为父,想让为父去江南养老,他打的什麽心思为父一清二楚,无非是想利用为父在江南的那些学生,为父好不容易退下来,又岂会再参与这些腌臢之事。”
杨廷和看开了,彻底看开了,之所以看的这麽透彻,是因为有自己的儿子杨慎托底,杨慎以四十多岁的年纪入阁,让杨廷和极为满意,他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