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出版书籍,精神病文学热潮
接让感受各不相同的人群,在弹幕里开始了争端。
女教师的想法,既有符合现实的地方,又有标新立异的独特见解,再加上混淆概念……
直接把许多听众给搞蒙了,如同饶文团队里的一些人一样,陷了进去,开始思考那个‘松散生命’的概念到底有没有道理。
纷纷感觉,那个女教师哪是什么精神病?分明就是天才!
而一些认知较高的人,一下就听出女教师话语里的矛盾了,也就当听个乐子,没当回事。但,他们对于女教师这种思考方式,却同样感到惊讶。
虽然说思考的方向不对,跑偏了。但,这最起码也是独立思考啊,有她自己的见解,敢质疑权威,敢和社会主流不一样……换个角度来说的话,她分明是一个有勇气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隐士,与花鸟山石为乐,可谓现代版竹林七贤!
“竟然还有精神病人是这样的?”
“是不是他们思考的太多,东西太乱,观点太惊世骇俗,知识太深奥,以至于他们自己都梳理不清楚,所以才把自己逼疯了?”
“和天才太像了!”
“我感觉,这种疯子和天才,就像是同一根藤上的两个瓜,只不过一个长好了,另一个长残了……但,他们的血脉是一样的!”
“都清醒一点啊,杜开都说了,这只是他编造的虚构故事,不是真的。”
“他肯定这么说啊,免责声明你不知道吗?”
“……”
这段短短的访谈,很快就看完了。
而网上,却是开始了一场激烈的讨论。
天才,疯子。
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词语,此时却被频频一起提出来。
那个女教师,你说她正常吧,她却什么都不干,无法正常生活,也不和家人说话;说她不正常吧,她却知道碳基生命硅基生命等生物化学甚至物理学知识,比许多普通人都强的多……
这不就是疯子和天才的混合体吗!
而这时,
网上,又有许多网友,纷纷分享自己身边见过的,或者从别人那里听来的,有关精神病天才的奇特故事。
这个网友说,他见过有个人,明明像是智障人士,无法生活自理。但,任何他看过的文字,都能清楚的记得,甚至能复述四大名著,据说这是什么‘照片记忆’(或照相机记忆),当时看的东西都会在脑子里留下‘照片’。
另一个网友说,他朋友的远房亲戚小区里有个人,本来是大学生,突然有一天就不清醒了,然后嘴里整天说着一堆乱七八糟没有规律的数字,某天被一个大学教授偶然听到他说的数字后惊为天人,因为那个大学生竟然是在一刻不停的在心中计算无限不循环的圆周率,也就是‘π’,都已经算到好几万位以后了……
越说,越邪乎。
那种猎奇的幅度,都快CD市妖奇谈了。
精神病,这个向来被鄙视、可怜的弱势群体,竟然不知不觉中,开始被某些人神话起来,甚至,还有些人在心里惋惜不已:
“我为什么这么正常!我为什么不是精神病!这样,我也能拥有超越普通人的天分,被称作天才了!”
毕竟,那种瞬间心算、照片记忆等等天赋,都太牛比了,就跟特异功能似的,这谁不想有……
……
“这,会不会有点过了?”
公司里,杜开正在和赵小康商量《快乐向前冲》的事。
赵小康看着手机上如火如荼的讨论热潮,不由向杜开问到。
“是有点。”
杜开点点头。
他低估了大众猎奇心理的旺盛程度。
只是随便讲了个故事,竟然引起了这么大的轰动。
“不过,有一点好的是,这样一来,大家就不会一味的把精神病患者当成废物、人类残次品了。”赵小康说道。
杜开也补充道:“讨论越激烈,就越能引起社会的关注,吸引更多人开始研究、关心这个群体,这对于弱势群体来说是个好事。”
相比于被诋毁、被捧杀,最令人绝望的是,无人关注。
只要被关注,只要被大家看到,就还有希望。
“不管这些了,我们继续说节目的事。”
杜开回过神来,对赵小康道:“设备采购的事怎么样了?”
赵小康立刻回答:“有的设备可以直接买到,但有的需要专门定做,所以还得等一段时间。”
这种闯关设备,并不是标准件,而且还需要按照节目的流程设计来做适配性调整,是必须专门定做的。
“嗯,不急,反正其他事项也还没准备好。”
赵小康办事,杜开很放心。
老油条很圆滑,但又很沉稳,交代给他的事他都能想方设法完成,有他的配合,对杜开来说简直是如虎添翼。
“冰箱赞助的事……”赵小康刚要继续向杜开汇报。
突然。
“嘟嘟嘟”
办公室的电话响了起来。
是前台打来的:“杜总,有客人要见您,他说是饶文推荐来的。”
嗯?
杜开疑惑,这又是什么人?
自己只跟饶文见了一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