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被诏安收编,成正规军了?
“我先跟你说说我现在做的事吧。”
张士德回答道:
“因为我们平台用户中,乡村用户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所以我们平台就顺势做了一些助农之类的项目,和三农有关联,我就是助农项目事业部的一个负责人,平时经常往全国各地的乡村跑。”
“这次,我就是来滇南的一些村子里转了转,说起来还和您的《去有风的地方》有些关联,那些木雕、刺绣等等网友们应该也很喜欢,如果能孵化几个这方面的创作者,说不定能形成一些小产业链。”
“我其实在见到您之前,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但一看到您,情不自禁就觉得,也许和您认识一下比较好,如果您对这些有情绪的话,说不定我们能合作一下。”
“至于具体规划,自然是还没有的,可以留个联系方式吗?”
“我们公司也一直想扩大影响力,吸引更多、更广泛的用户群体,您作为备受瞩目的公众人物,而且看起来也是对乡土题材很热衷、很关注,所以,以后我们公司可能会有专题项目联系您。”
又是关于助农的问题啊。
杜开不由想到了汪帆。
和城里人相比,农村的确条件更艰苦一些,尤其是那些偏远贫穷的地区,更是能让人激发起帮助的心思。
“好,那就留一个联系方式吧,如果以后机会合适,合作一些也未尝不可。”
杜开便点头,和张士德互相加了个微信。
“对了。”
杜开又对张士德说道:
“我有个朋友,最近也在关注类似的问题,你们也许可以聊一聊,说不定能讨论出一些好点子。”
旁边的温茹,一听就知道他说的是汪帆。
等杜开说出这个名字后,张士德也是慨然不已:
“原来是她!她也是个大明星,影响力很高,没想到她现在也关注到这些了。”
岂止是关注啊。
杜开和温茹不由感慨。
汪帆已然是把这个作为了她的人生重心。
汪帆作为明星,有影响力;财手短视频作为平台,有渠道、有人脉资金等资源。他们凑在一起的话,也许能强强联合、各取所需,真做出什么有建设性的成果。
……
腊月二十九日。
距离除夕,仅剩最后一天了。
全国各地,到处都洋溢着春节的欢乐气息。
不论是小学还是大学的学生们,都已经放假回家了。
外出打工上班的人,或是刚刚到家,或是正在归乡的路途中。
往日只剩老人小孩的农村、日渐冷清的小县城,也都热闹了起来,到处人满为患,各个大超市里都摩肩接踵,路上更是处处堵车。
一年到头不容易,紧绷了许久,难得有一个可以放肆狂嗨的机会,许多人都想在这新春时节好好放松休息一下,扫除身躯心灵上的疲惫,在新的一年里迎来新气象。
而在央台大楼,刚贴上了‘欢度新春’等喜庆春联和‘福’字的演播厅里,一场比正式表演毫不逊色的春晚彩排,正在紧张忙碌的进行着。
平时在各个领域忙碌各自事业的明星们,此时扎堆出现在演播厅的后台。
放眼望去,一个个全是如雷贯耳、粉丝百万千万的大明星。
平日里难得一见的一些大佬,
此时纷纷坐在彼此不远处,等待着一会上台表演。
“岳陆老师,您刚刚的表演太棒了,抖包袱的能力又提升了一个档次啊!”
“哪有哪有,我刚刚其实有些分心,因为我脑海里一直萦绕着您刚刚唱的那首歌,余音绕梁,怎么就那么好听啊!”
“看,黄欢登场了。”
“啧啧,哪怕只是彩排,她的妆容也是这么精致啊!太耀眼无暇了。”
“春晚的舞台上,年轻人越来越多了,我们这些老梆子要混不下去喽!”
“唉,以前我们和老郭每年都较量谁的小品更能博得观众们的喜爱,却没想到,今年他节目直接被干下去了,干翻他的人还不是小品界的人,而是电视剧演员……这是什么事啊!”
“额,话是这么说,但不得不承认,杨召坤和那个杜开的小品,的确很犀利,也很搞笑,属于是近几年难得一见的精品了。”
各个角落,明星们、老艺术家们、春晚舞台的老兵或新人们,都在聊着谈着,谈论的话题,自然是能在春晚上亮相给全国观众们看的节目和人选。
新人们为老梆子们一直占着位置几十年,而感到不忿;
老前辈们则为后生们的不尊老,而义愤填膺。
大部分人关注的,是履历,是舞台争夺,是获得台里领导们的认可,是能在观众们面前好好亮相,是提升自己的名气,是保住地位权威。
又有几个是真的为了给观众们带来一份过节的快乐,而用心设计节目,力求作品既优秀又有娱乐性的呢?
“发布了,发布了!”
“央台春晚的正式节目单,已经发布出去了!”
后台。
不知道是谁,第一个喊出了这句话。
立刻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大家纷纷掏出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