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陆海争端
。
几代之后,藩属国与帝国的关系是否变质,我们要慎重考量。
摊开地图就能看到,藩属国与帝国主要敌人,全都是孤悬海外。
我们在南洋等地,也有着富裕的地盘。
一旦遇到敌人,这些地方首当其冲,必须要有一支强大的海军,才能保卫帝国的利益。
帝国需要镇国之器,镇压一切不服的势力。”
皇帝苏河一直的动作,那就是扶持海军。
陆军都是跟随他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
这段时间不断有老兄弟抱怨,陆军的发展已经停滞不前。
皇帝苏河却没有改变心中的想法。
现在是大航海时代,海外大部分地区都是势力空白的区域,谁的实力大,这些地盘就属于谁。
大华帝国想要维持工业化发展,离不开海外的原材料产地和市场。
皇帝苏河为了让海外的原材料产地和市场,快速成熟起来。
他选择分封国家,这个最为迅速的办法。
距离本土近的地盘,由大华帝国亲自开发,距离远的地盘丢给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
他们为了自己家族的利益,肯定会把这些蛮荒之地,全部开发成熟地。
大华帝国想要保持远在海外的利益,必须要有一只强大的海军。
皇帝苏河最大的愿望,那就是让大华帝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西班牙在这个时间,刚刚从日不落帝国退位。
英吉利将会在之后,成为新的日不落帝国。
皇帝苏河的愿望就是取代英吉利的地位,让大华帝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想要达成这个愿望,必须要有一支强大的海军。
人数达到两百万,全员装备后膛枪的陆军,在全世界都找不到对手。
皇帝苏河认为,现在的陆军发展,不该走继续提高数量的这一条路。
火炮与机枪的出现,陆军的规模已经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必要条件。
大华帝国的陆军,必须要走质量发展这条路,提高陆军的装备与人员素质。
这种更加困难的道路,哪怕是皇帝苏河强行安排,陆军内部都会有所怨言。
但如果陆军在与海军竞争之中落败,被迫走上这一条路。
他们为了积蓄实力并报复回来,主观能动性会非常强。
皇帝苏河心中有所偏向,但他却没有表态,而是询问道:“众位爱卿,你们的看法是什么?”
他的帝王权术更加熟练,自己要作为一个下棋者,把自己的身影从棋盘中抽出去,这才能看清全局的面貌。
只要动一动棋子,就能改变整个局势。
内阁大臣钱明义,他从皇帝苏河的蛛丝马迹之中,已经看明白皇帝苏河的偏向。
海军作为弱势的一方,没有皇帝苏河在暗中支持,他们在强大陆军的压制下,根本没有发展壮大的机会。
钱明义又代表着工业界的利益,他背后站着一大群工厂主。
大华帝国的工厂分布,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与铁路枢纽地区。
就是这些地方,能以低成本从外界购买到原料,产品运输的价格也是很低。
钱明义起身道:“陛下,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国也是如此。
生于忧患,始于安乐。
现在是四海安稳,不意味着之后依旧安稳。
大明朝时,西班牙与荷兰能打到沿海地区。
如果帝国安于现状,欧洲各国受到这场战败的刺激,他们奋起直追。
这些欧洲国家在一百年前,他们就能跨过重洋,来到我们这里,可见欧洲国家的航海底蕴。
这些欧洲国家海军实力一旦超过帝国,他们必然会选择复仇。
到时海外各省没有强大的海军保护,仅靠陆军根本无法守住。”
钱明义的话说出,在海外形成有着重大利益的官员,他们纷纷开口支持海军。
大华帝国的陆军强大,现在陆军只想着进攻其他地方,获得功勋。
官员们不会认为,帝国周边国家,有能力从陆上进攻帝国。
再说路上有着强大的纵深,短时间内根本无法进攻到帝国腹地。
帝国本土的紧迫性无法与海外行省相比。
首相魏时鸣起身说道:“陛下,臣认为现在无论是陆军还是海军,规模已经达到极限。
战争没有爆发的情况下,完全没有必要继续增加陆军与海军的规模。
大华帝国军队庞大的规模,已经让帝国财政不堪重负。
大明就因为持续天灾与战争,导致财政破产。
大华帝国绝不能重蹈覆辙,必须要留下充足的钱财,应对可能爆发的危机。
陆军现在不宜扩大规模,而是强化武器装备。
手持冷兵器的十万陆军,绝对打不过装备机枪的一千路军。
陆军应该完成骡马化,改进武器配备,通过这种装备增强实力。
海军必须要发展铁甲战列舰,保持海军强大的威慑力。
我比较赞同厉国峰部长的说法,帝国确实需要镇国之器,威慑其他势力。
铁甲战列舰这种武器,完美符合这个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