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灵岩胜景叹奇绝天聪洞中悟造化
诗曰:
峰峦奇秀水中天,
紫嶂屏霞直接仙。
洞内清风寻造化,
灵岩胜景叹无边。
徐霞客于灵峰寺游览一日,虽已畅意,然未得遍览灵岩周遭诸般胜景,心内犹存未竟之憾。是日,九月十二,饭毕,徐霞客立于寺前,观瞻四围之奇峰峻岭,心内暗念:“灵岩寺依环山而建,灵峰洞之奇秀已令人沉醉,而屏霞嶂、天柱峰、碧霄洞、龙鼻水、天聪洞等胜地,亦久负盛誉,闻者甚众,今不趁此良辰美景一探,岂不惜哉此山川灵秀之所?” 遂定心意,整束行装,唤来随从数人,重理行囊,欲往碧霄洞、龙鼻水、天聪洞等奇景胜地,尽探深壑,访奇山,以赏美景、怡情性。
徐霞客率众人自灵峰寺右侧山脚之下的山径启程,逶迤而上,四周山势渐高,秋风清寒,松柏随风摆荡,远近时闻鸟鸣之音,山间一派清幽寂静。徐霞客步履轻捷,沿途与随从闲语:“此地之灵岩奇峰异水,名闻四方,若今能亲睹碧霄洞内奇妙之景,则此番探访,必不虚此行!”
未行多时,山道渐狭,脚下多为嶙峋怪石,路旁草木掩映,愈显险峻。众人只得缓下脚步,时而绕过陡石,时而攀援而上,谨而慎之。行至中途,徐霞客忽遥见一处洞口隐现,洞门前有巨石矗立,形状奇异,仿若屏风,将洞口遮蔽于后。山风自洞中拂出,携阵阵凉意,恰似自另一天地吹来。
徐霞客见此,心内暗喜,疾步向前,引众人至洞前。
此洞正是声名远扬之碧霄洞,徐霞客观洞口巍然,心内激动,果如传闻所道,洞内空阔幽深,气势不凡。步入其中,但见洞壁高耸,满布奇石,各呈异样,石纹交错,宛如天工巧作,令人惊而叹止。阳光自洞顶石隙透入,斑驳光影洒于洞壁之上,为这幽僻洞穴更添几分神秘之态。洞中凉风缕缕,迎面拂来,仿若将山外尘世之喧嚣尽皆隔绝,使人顿觉心舒神畅,烦忧皆消。
徐霞客不禁慨叹:“此处实乃仙境,非寻常之人所能涉足!”
众人于洞中稍作休憩,赏观洞内奇景,少顷,徐霞客犹未尽兴,遂引众人循原路折返,续探其他奇观胜地。下了碧霄洞,徐霞客心中已有筹谋,谢公岭之下,乃通往响岩之必经途,而响岩之后,为净名寺与水帘谷所在,实乃灵岩寺周遭之又一绝景。
一行之人继续沿山间小径而行,秋日山林景色宜人,天高地阔,云淡风轻,秋叶于轻风之中飘坠,树影摇曳之际,阳光透过林隙洒于地面,斑斑驳驳,错落有致,仿若踏入一幅鲜活之山水画卷。徐霞客步履轻捷,心中满是对接下来奇景探访之期许。
未几,众人终至谢公岭下,岭上山势峻峭,峰回路转。徐霞客仰望前方山岭,心内暗语:“此岭之后,便是响岩之所,待至水帘谷中,当可一睹那瀑布飞泻、两崖相夹之奇妙景象,定能令人心醉神迷。”
言罢,众人重新整束行装,举步向前,朝着响岩方向续行,预备迎接更为壮美之自然奇观。
徐霞客续行向前,穿过净名寺旁之古木林道,清晨之阳光透过林间,洒下一片片斑驳光影。林中鸟鸣清越,伴随轻风拂动树梢之沙沙声,使此地更增几分幽僻。
徐霞客深吸一气,仿若嗅到林中泥土与花草之清香,不禁暗自称叹:“此地虽非名山大川,然自有一番优雅韵味,令人神清而气爽。”
行过林道,眼前之景色渐次开阔起来,只见山路蜿蜒盘旋而上,远处依稀可睹水帘谷之入口。谷口两侧奇石嶙峋,形态各异,宛如天然雕琢而成之石雕。霞客抚掌笑道:“看来此水帘谷名不虚传,不仅有飞瀑,更有此等奇石相伴。”随从们亦纷纷点头称善。
入谷中,山风渐劲,携来丝丝凉意。崖壁上之青藤顺势而生,藤叶间偶有山雀穿梭,其鸣声清婉悦耳,仿若为这山谷增添几分灵韵。众人沿蜿蜒小径前行,水声愈明,仿佛于前方召唤他们。
果不其然,转过一道山崖,飞瀑之壮丽景象赫然现于眼前。但见瀑布自崖顶垂落,水流恰似千万条银线,于空中飘舞,化作无数细密水珠,晶莹剔透。阳光透过水帘,折射出道道虹彩,仿佛于谷中挂起一幅天然之画卷。谷底溪水涓涓,清澈可鉴,水中鹅卵石错落有致,透着古朴自然之美韵。
徐霞客看得入迷,片刻后始缓缓言道:“此景堪比画中仙境,水帘之姿轻盈妙曼,宛如仙子舞袖,不愧有水帘谷之名。”随从们亦纷纷停步,不忍离去,屡屡称赞此飞瀑美景。
赏毕飞瀑,霞客犹未尽兴,引众人继续沿山谷小径朝西北行进。山路愈陡,四周山峦渐拢,仿若入了一处天然石阵。五里有余之后,灵岩寺之雄伟轮廓现于远方。此寺依凭山势而建,背倚群峰,气势卓然。
众人抵至寺门,霞客抬头详观,只见寺庙前之巨石刻有“灵岩寺”三字,笔力雄健,字里行间透着一股浩然之气。举目望去,四周绝壁似屏障般环绕,仿佛与天地浑为一体。寺庙之上,群峰拥簇,云雾缥缈,时隐时现,为这座古刹增添几分神秘之色。
寺后屏霞嶂高耸入云,霞光映照之下,整座嶂体泛着紫红色之光华,宛如一面巨大天然屏风,稳稳守护着这座古寺。霞客站于寺前,目光幽远,慨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