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霞客孤攀莲花峰凌虚巧引通天路
诗曰:
山川千仞接苍穹,
莲花奇峻入云中。
霞客凌虚同登顶,
万峰低首立峥嵘。
话说徐霞客来到昨日所见的岔道口,心中早已将路线盘算得一清二楚。他定了定神,毅然沿着那陡峭山壁向西行去。这一路上,但见怪石嶙峋,古木参天,霞客不禁暗自赞叹:“黄山之奇,当真名不虚传!”
且说徐霞客一路攀援,先是两次攀上高坡,又两度下降谷底,方才来到那闻名遐迩的百步云梯附近。此时霞客举目四望,但见山路崎岖,石径盘旋,似乎难以再上,不由得心生疑虑。他心中暗忖:“莫非此路并非通向莲花峰顶?若是走错了路,岂不是白费了这番功夫?”
正当霞客心中犹豫,欲待折返之际,忽听得隔壁峰上传来一声洪亮的喊声:“施主且慢!此正是通往莲花峰顶之路,切莫疑虑!”
这一声断喝,如同当头棒喝,霞客猛然抬头,只见峰顶上立着一位身着灰色僧袍的僧人。那僧人身形挺拔,面容慈祥,神态从容,一看便知是山中久经修行之人。
这僧人便是凌虚和尚,乃是莲花峰上一位隐修多年的高僧,平日里独居在山顶的一间茅屋中。他见徐霞客在山路上踌躇不前,便远远地指引道路。
徐霞客见状,顿时精神一振,抱拳高声道:“多谢大师指点!霞客感激不尽!”
那凌虚和尚微笑颔首,又道:“施主勿需客气。此山路虽险,却是通往绝顶的唯一道路。你且沿着石坡旁的石缝穿越过去,便可见到真正的莲花峰路了。”
徐霞客闻言,心中大喜,连忙依言而行。只见他小心翼翼地沿着凌虚和尚所指的方向,从那石坡旁的狭窄石缝中钻了过去。这一过,果然山路骤变,变得愈发狭窄陡峻,两旁尽是巨石峭立,仿佛通向天外,不由得令人心生畏惧。
徐霞客在心中暗自赞叹:“黄山的险峻果真非同寻常,这一线天路,怕是没有大志向的人,难以攀登到顶啊!”想到此处,他不由得精神一振,更加小心谨慎地向上攀爬。
这一路上,徐霞客手脚并用,时而攀援岩石,时而踩踏树根,好不容易才来到莲花峰半腰。正当他准备稍作歇息时,眼前的景象却令他惊叹不已:但见一块巨石如鼎,中间却是空心,石阶就这般盘旋而上,仿佛通向那空中楼阁。
徐霞客站在石阶之上,回首下望,只觉得山峦起伏,云雾缭绕,竟是忘却了自己已然高耸入云。
徐霞客边走边叹,只觉得心旷神怡,恍然间竟有如置身仙境之感。他不禁感慨道:“黄山之奇,莲花峰之胜,当真是世间少有。此行果真不虚此行也!”
正当霞客沉醉于眼前美景之时,忽听得上方传来一阵诵经声。他抬头一看,原来是那位凌虚和尚正在峰顶诵经。霞客心中一动,暗道:“此番有缘得遇高僧指点,待我登顶之后,定要向他请教一番。”
念及于此,徐霞客之精神愈发振奋,复又朝着峰顶奋力攀行而去。诚乃:峻岭巍峨接天际,天路一线呈奇异。莲峰胜景惊尘世,高僧指引助攀跻。
话说徐霞客攀至半山腰,正欲再度向上攀登,忽见山顶处一道身影疾驰而下,定睛一看,原来正是方才指点迷津的凌虚和尚。那凌虚面带笑容,须发飘飘,一派仙风道骨。
原来这凌虚和尚见徐霞客一路孤身攀登,心中甚是敬佩,便想:“这位游客独自攀登如此险峻山峰,定是个不同凡响之人。”于是特意下山相迎,打算与霞客同登峰顶。
凌虚和尚来至徐霞客身旁,见他面露疲态,便道:“施主辛苦了。贫僧见你独自攀登,甚是敬佩,特来相助。不知可愿与贫僧同登峰顶?”
徐霞客闻言大喜,拱手道:“多谢大师美意。霞客叨扰了。”
凌虚和尚见霞客体力不支,便伸出手来,挽住霞客的臂膀道:“山路险峻,施主小心。咱们且慢慢而上。”
僧俗二人就这般相携而上,你扶我携,宛如多年故友。只听得山风呼啸,松涛阵阵,更显出一番难得的默契与豪情。徐霞客心中暗想:“此番得遇高僧相助,当真是莫大的机缘。”
行不多时,二人终于来到峰顶。徐霞客忽见前方有一巨石横卧,将两侧山脉隔开,足有二丈宽。他不由得心生疑虑,暗道:“这般险阻,如何能越?莫非此行就要止步于此?”
凌虚和尚见状,却是不慌不忙,微笑道:“施主莫急。此处虽险,却非难事。”说罢,凌虚和尚挈带云梯,稳稳地放在巨石两侧。
徐霞客一见,顿时大喜过望,连声赞道:“妙哉!妙哉!大师真乃智者。”随即借助木梯,小心翼翼地翻越了巨石。
这一翻越,霞客与凌虚和尚终于登上了莲花峰顶。立于云海之上,但见脚下群峰皆如矮丘,一时间,徐霞客只觉得心旷神怡,豪情万丈。
且说徐霞客极目远眺,但见黄山诸峰如群龙伏地,唯有天都峰与莲花峰相对而立,争奇斗艳。此时云雾四散,天色清朗,朝阳初升,霞客立于莲花峰顶,心中豪情难抑。
徐霞客环顾四周,只见碧空万里,四面岩壁耸立,仿佛天地之间的一座孤峰。莲花峰独立于黄山正中,俯视万物,当真是“一览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