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 投资会议(二合一)
> 很快,新浪网站发布了一则由主笔徐长伦操刀的社评。 ——《为什么国资背景的半导体企业在现阶段无法取得成功?》 为什么呢? 这里有很复杂的因素。 其中一条很重要的就在于国资背景太浓会让国外的设备采购很难。 可是,也不仅仅如此,国资主导的企业习惯性的既有计划经济的弊端,也有市场经济的短处,再加上,某些人事层面的身份认知问题…… 于是,这种由国资主导的尝试可以说是失败了。 那么,应该怎么办呢? 按照新浪主笔徐长伦对半导体行业不太愿意透露姓名的方总采访,“既要有政策引导,也要积极发展产业配套,我们得改善产业发展环境,也得拥有国际化的视野和市场化的运作。” 社评中不只援引了这一句,还有方总对国内企业的评价,“就说申城的华虹吧,它简直可笑,既依托于国内给予的支持,又妄图让外资真心的技术帮助,这可能吗?” “华虹和日本NEC的合资公司,我不问别的,它自己的专利技术这几年有几个?” “先合资,再引进,然后投产,最后投产即落后,你一个想振兴自己国家产业的人把话语权交给外国企业,简直天真的可爱。” 方总的批评毫不留情。 不同于华虹让申城本体纸媒的报道,新浪网这种代表互联网时代发展的门户行业领导者拥有很多不普通的网民浏览访问。 这篇来自新浪的社评,既让一些人看着痛心,也让一些人看得流汗。 其实,方卓的用词不算特别辛辣,只是说出一些事实,但这种事实本身就引人深思。 申城这边的华虹全称是华虹NEEC的合资企业之一,引进了生产线,但日方对专利技术控制的很严格。 据说,华虹与NEC合作将近十年,申城华虹NEC的专利数是0,京城华虹NEEC有4项专利。 如此情况,社评中没有直接写出来,主笔徐长伦只是贴心的把这个被方总点名的企业情况放在了备注里。 邱慈云几乎第一时间瞧见了这篇发在新浪上的回应,默默揣测了一下华虹的领导瞧见这种内容后的感觉,大概只有两个字——难堪。 社评洋洋洒洒,新浪网还有全网领先的网友评论。 因为有新浪网自己划出网页曝光位置,这篇社评引起了很大反响。 就邱慈云从朋友那听到的消息,别家暂且不论,华虹是闹了个灰头土脸,那位行业会议致辞的副总裁被几家媒体的记者围追堵截,想让他给出针锋相对的回应。 然而,副总裁姜琦历能怎么回应呢? 他还可以找关系找到郑丹锐,可这对回应于事无补,华虹NEC根本不能拍着胸脯把方卓质疑的专利技术说清楚。 姜琦历后悔了,他看到那篇新浪的社评就后悔了。 反正华虹的人被挖走过了,方卓也放缓行动了,自己何必多此一举呢? 姜琦历的后悔让他没有继续给媒体提供报道的弹药,他本人避了两天媒体,选择冷处理这件事,不过,行业内又多了件“华虹闹笑话”的谈资。 邱慈云身处申城,全程目睹了这件事的前因后果,颇有些目瞪口呆。 7月27号,“冰饮计划”举行投资会议,高盛、德意志银行、DCM华夏、庐州国投、易科集团、MIGA私募基金、华夏企业家产业投资基金会以及项目团队代表共同参加。 邱慈云早早抵达恒隆23的易科会议室,他为这次推动资金筹措的会议感到兴奋。 很快,邱慈云见到了方卓,顺便问了问舆论回应的事。 “哦,没什么大不了的。”方卓不以为意,“华虹的人自己找不自在,他们那种自以为靠近权利的人都傲慢,挖两个人而已,激动个什么劲。” 邱慈云这才想起来,对,始作俑者是面前这位的下力气挖人。 “说起这个,邱总,国内这方面的人才本就欠缺,也不是单纯用钱就能挖,猎头们发现一个问题,级别比较高的工程师都得考虑很多因素,家庭影响很大。” “你给我列列名单,我们的项目更需要哪方面人才,我让人接触接触国外,补充补充人员。” 方卓很关心团队的战斗力,这既需要技术领头人,也需要中坚力量。 “我们的用人成本会不会有些高?”邱慈云有点小心的询问。 方卓摆摆手:“邱总,这种事你不要考虑,就像华虹的那种舆论,你交给我,我找人,你用人,咱们分工明确。” 邱慈云不知说什么好,只能重重握了握面前这位年轻总裁的手,面前这位怎么越看越靠谱了。 华虹的舆论就像方卓说的那样在他心里只是小事,要不是邱慈云提起,他都不会再聊,反而今天这个投资会议让他多多少少有些紧张。 半导体果然是资金和技术并举,这第一轮融资的总额就对准10亿美元,对象也是国际顶尖的机构。 方卓还真没操手过如此大额的融资。 有点紧张,有点新鲜,也有点……莫名的信心。 尤其,当他坐在会议室看到推门而入的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