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可乐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我,朱允熥,带着朱棣造反 > 第397章大明的税务部门

第397章大明的税务部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朱允熥也显得有些颓唐,但很快又重新振作起来。

没错。

世间本就不存在绝对完美的制度,能够确保权力永远平稳就行。

眼下能做的,就是倾尽全力,构建一个最开始就尽可能完善的制度,并且为这个制度预留未来改革与适应的空间。

“如果长期让伤病士兵担任地方粮长,会怎样呢?”

朱允熥轻声提议,随即又快速否决:“这种方法不稳妥,大明不可能持续不断地对外征战。”

后世有什么经验可以用呢?

朱允熥的思绪开始飘向遥远的未来。

朱高炽并不急于寻求答案,而是在这短暂的闲暇中,悠悠地收拾起散落的棋子,将棋盘轻轻搁到一旁,继而转身煮茶。

不久,壶中的水欢快地咕噜作响。

朱高炽熟练地提起壶,让那滚烫的水流细细注入盛有深绿色茶叶的壶中。

“来,刚冲泡出来的。”

朱高炽把一杯热茶递到朱允熥面前。

朱允熥的眼睛微闪,然后看向旁边的朱高炽。

“说一下吧,都察院,户部,兵部合作统管,选拔难以征召的将士为税官,放在地方,负责监督每年轮换。”

“这些税官去各地,亲自收税,收上来的钱交给上一年的税官送到应天府。你觉得如何?”

税务与司法结合体。

这在未来是全球高效执行力部门之一。

或许你可以逃避地方政府,但免不了税收部门的掌控。

运用先进管理理念。

朱允熥觉得这可能是当下最佳方案。

独立于明朝现有的官僚体系外,但受朝廷三大部门直接监管。

都察院监督,户部计税收,兵部调配税官。

这时,朱高炽脸上满是惊讶,没想到朱允熥的方案是全然不同的,新税官体系彻底替代旧的粮长制度,并保障新体系的廉洁跟持续。

这等于是朝廷内要重建一个衙门。

朱高炽明白,此事一旦完成,就会新增一个权力强大的衙门。

虽然地位或许不及六部,但超越大理寺等旧衙门毫无疑问。

他不由自主地看向正在悠然品茶的朱允熥。

这需要怎样超凡眼界和魄力才能谋划出如此妙计,做出如此果断的决策?

“不妨一试。”

朱高炽尽力保持语气的平稳,“先在应天府试点,效果显著的话再推广到整个直隶地区。”

朱允熥轻轻颔首:“国家的大半赋税都出自直隶,而直隶之中,应天府更是首屈一指。从应天府为,由上至下,步步推进,一旦成功,必能威慑那些人。”

这样一来,后人再无理由指责大明征税不力。

只要大明内部稳固,财政不出差池,哪怕是天灾连连,也足以抵御外敌的窥视。

顶多……

朱允熥眼帘微垂,双眸流露出一丝冷意。

顶多就是江山易主,换个汉人坐龙椅罢了。

朱高炽低吟了一声:“既然要实行新政策,之前散布谣言的那上百户人家,自然要严惩不贷才行。”

“等早朝时处理吧。”

朱允熥淡淡地回应。

朱高炽心头一紧。

早朝上提及此事,无疑是向全天下宣告,警示那些掌握地方实权的小士绅和商户们。

到时候,这个新税制恐怕就会成为百官热议的焦点了。

毕竟,一个新的机构诞生,总是伴随着权力的新一轮争夺,朝堂上的势力均衡也将迎来新的调整。

此外,推广红薯种植,决定其种植面积及利益分配,也是挑战。

朱高炽的眼神不由暗了下来,望向朱允熥。

“红薯只需几个月就能丰收,一旦验证了你所言的亩产量,朝廷里免不了一场风波。”

“大明朝不能把所有土地都用来种植红薯,这不现实,也会损伤地力。首要问题便是哪里该种,种多少,选哪些地来种?”

朱允熥默默颔首。

在上林苑试种红薯藤时,他就明白这件事迟早会公之于众。

毕竟,栽种红薯这事,不仅是皇室,连百官也必然知晓。

因此,众人纷纷前来探询。

当所有人得知亩产可达20石时,无不激动异常,甚至有些超越了他们作为朝廷重臣应有的稳重表现。

这背后,无非是想在皇上面前提早表现一番。

目前上林苑中试验的红薯地仅有三四分,按缪良哲的规划,最多也就是年内将那片地种满红薯。

但相较于大明广袤的疆土,这片试验田的产量实在是微不足道。

前些年红薯种在哪里,已悄然成为各方势力争夺的焦点。

况且……

朱允熥压低声音说:“红薯的高产与水稻,小麦等不同,若真能达到亩产几十石,朝廷在征收夏秋两税时,是否会依旧按照现有的人丁土地来计算税额?”

“这影响恐怕比之前的税制改革更为深远,涉及的利益也更加复杂。”

朱高炽听了这番话,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

如今大明朝的田地,一亩地产量大多是3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