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可乐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 第492章 金融乱相

第492章 金融乱相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以及贸易,所以橡胶瞬间火爆。

不仅上海交易市场上橡胶火爆,同时期的伦敦交易所也有橡胶热。

张元济拿出来一张:“我还有一张在祥茂洋行买的橡胶股票,价值50两。”

临到饭点,由于李谕的豫园中没有厨子,于是来到了租界的一家饭店用餐,恰巧又遇到了商务印书馆的张元济。

张元济说:“我就算亏,也只不过五十两,但那些钱庄就惨了。得亏我的钱没有存在正元钱庄,听说他们亏了三四百万两银子,直接倒闭。”

而这个正元钱庄几乎是最惨的,更关键的是,正元钱庄投入股市的钱,有200多万两是川汉铁路公司的工程款。

张元济说:“这个东西你应该比我懂,你不是在美国待了很长时间,还与美国的几个大企业有业务往来嘛,甚至在美国上市。他们说的橡皮,听说是用于汽车生产的一种材料。”

张元济对这方面不太懂,他选择相信李谕,好在股票很好卖。

这还仅仅是大宗商品的价格变化,反应到相关公司的股价变化上,更是惊人。

所以蔡乃煌给朝廷发奏折,希望清政府从自己的大清银行里抽200万两先付出去。

李谕反正管不了上海金融市场的群魔乱舞,准备离开上海。

几人吃饭间,旁边桌上的几人正围着一本小册子高兴地聊天:

一人说:“我托门路买到了兰格志公司的荐股书,明日就可以买到1000两银子的橡皮公司股票。”

目前橡胶主要在东南亚种植,对中国人来说是个非常陌生的东西,只是听说这东西好像是从某种树上通过环割树皮后流出来的,才会叫它“橡皮”。

大清的灭亡与大明的灭亡原因都很复杂,或者说是很多因素共同汇聚到一起导致。

张元济说:“我也搞不太明白到底是什么,但听说美国一个叫做福特的公司,生产的汽车大卖,顺带着让橡皮成了好东西。”

李谕恍然:“原来是橡胶。”

……

“行吧,我只出200两,分100两给你。”

因为有两家分别叫做源丰润、义善源的大型钱庄,账户里还存有大量官银,比如海关关税、上海区域的财税等。

李谕问向张元济:“他们聊的莫非是股票?”

眼见马上要败露,李经楚把这笔周转款抽了回去,所以义善源也就撑不下去了。

就算李四光、竺可桢这些搞科学的,也能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这个时代要是字太丑,面子上实在挂不住。

张元济听后却很纳闷,说道:“股票不就像去商店买东西嘛?”

李谕问道:“听着你也不太懂橡胶,怎么敢下手?”

张元济说:“你只要拿着银子去洋行,他们就会卖给你股票。”

看来一百年前股市上就有这些骚套路,玩了一百年还在招摇骗市……

早在李鸿章创立轮超招商局时,募集资金就采用了发行股票的融资方式,所以有些人称呼李鸿章为“中国股票之祖”。

张元济说:“分红实在诱人,我买得算早了。你看旁边桌上的荐股书,是兰格志公司的,这本小册子详尽介绍橡胶产业,有了荐股书,才能买他们的股票,连我都没有搞到。就算买到,现在入市,价格也比去年高了十倍有余。”

国内的股票反应要比国际市场稍微慢上一点。不久前,美国宣布了货币紧缩政策,同时限制橡胶消费。国际市场上的橡胶价格以及橡皮公司的股票开始应声下跌。

蝴蝶效应啊!

目前的上海,用现代术语形容,已经发生了“系统性金融风险”,危害蛮大。

“我出200两!”

之前说过,川汉铁路公司的钱是几千万川人集资的,后来盛宣怀想把铁路收归国有,川汉铁路公司怕事情败露,推动了保路运动;而保路运动,就是大清灭亡的序章。

张元济解释说:“洋行呗。他们提到的兰格志公司,就是家英国人搞的贸易公司,听说专门在东南亚做橡胶种植园,是当下最有前途的公司之一。”

国内股票诞生的时间相当早,比中国第一枚邮票都要早。

李谕拿过来看了一眼,上面全是英文,于是问道:“靠谱吗?”

李谕无语道:“橡胶虽然是好东西,但大家连见都没见过,甚至中国一家本土做橡胶贸易的公司都没有,大家是怎么交易股票的?”

另一人说:“你拿得出这么多钱?”

明显是赤裸裸的市场操纵行为。

话说现在上海滩的金融市场,没有任何监管,是个完全的自由市场状态。

而另一家义善源还没倒闭,是因为它有个大股东,叫做李经楚,同时也管理着交通银行。

张元济说:“本来我想买500两,不过祥茂洋行说,由于购的人实在太多,他们决定按比例缩水,想买100股的,现在只能给10股,但是多的钱可以退款。”

一年前,伦敦交易所每磅橡胶的价格大概是2至3先令,到1910年的高峰期就升到了12先令以上,涨了好几倍。

“靠谱啊,”张元济继续说,“做橡皮股票买卖的都是大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