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可乐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 > 第二百三十七章:为谋者,怎么能不冷静呢?!

第二百三十七章:为谋者,怎么能不冷静呢?!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实则是张韩德不压下,内不自省,自然不自知所导。”

两人听完后若有所思,又有所得的点了点头,认同袁绍这一番见解。

“那主公为何面色不悦,这难道不是一个好消息吗?曹营内部文武不和,且张韩的威望等同于崩塌,河内的曹洪与张韩自是反目成仇,或许这便是我们进军的最好时机。”

许攸开门见山的说出了来意,想一步到位劝袁绍出兵,有这一番事推动,相信他也能看到其中的优势所在。

袁绍严肃的叹了口气,“子远,我现在就是在看,这些军情相互对照之中,是否有不合理之处,若无端倪,我自会出兵。”

“而且,此刻出兵,实乃不智也,”袁绍原本是在看案牍上的其他书简,说到这不经意的冷静瞥了他一眼。

许攸颇为惊讶,眉头一皱,拱手道:“还请主公教我,为何不智?”

郭图在旁深思片刻,忽有所得,眼睛一亮,仿佛独自品味一样,啧啧轻声感慨,而后一言不发的笑了起来。

袁绍没有立刻回答,而是郑重的说起了别的话,“子远力主开战,乃是因为争功论绩,欲让我采纳你之计略,因而可得地位尊崇,功绩在身,是否?”

“这……”许攸微微摇头,道:“其实是为了主公大业着想,因为再拖延下去,曹操内稳外固,兵强马壮,则胜势反而不如当下。”

“他巴不得与主公一直割据,彼此发展扩军,日后再来决战,而今交战,他之背后还有一个荆州,可若是再等几年,荆州被江东袭扰得危如累卵,曹军趁虚而入,就有了后退之地。”

“这就好比是救火一般,若是不可一举扑灭,势必乘风卷土重来。”

“哈哈,”袁绍颇为豪迈的轻笑了两声,声音洪亮悠扬,“子远此言也有理,不过在我看来,你们相争之下,策略频出,并非是坏事。”

“只是有时需保持冷静,不可因为争功抢绩,为一时之气,而不明局势。”

“唉,”袁绍感慨一声之后,抬眼看向远处,“陈登身为河内郡之郡丞,能几乎是以下犯上的顶撞张韩,乃至军棍处罚张韩,对于河内军中将士,将会是何等震撼。”

“我敢料定,现在河内郡内外将士,都是万众一心,士气高昂,而且绝不会违背陈登的命令,若守,定然可用命做盾,将城池守得固若金汤。”

“我们如何去攻?!难道要用我冀州大好男儿的性命,去冲此时刚刚搭建起来的坚固堡垒吗?”

许攸一愣,连忙躬身而下,他之前的确没想到此节,现在想起袁绍方才的各种话后,整张脸已羞得通红。

他的确是因为田丰等一派的保守内治之略而气愤不已,近日满脑子所想,便是用局势推动主公进军,将那一派的谋臣都比下去。

而自己之略,其实是得到不少军中将军支持的。

武将要立功大多是在战场厮杀上,而且多年戎马的将军们,在幽州之战后,很显然已逐步尝到了大功绩的甜美。

他们需要继续大战,来延续自己的战功,同时也是为军中形成的“军势”请战,一旦胜过中原腹地,也就是最近几年如日中天的曹操兵马,就有席卷天下之威势。

但,想要立功,要主公采纳计略,的确急不来,这不是斗气的事情。

许攸脸色发红,不敢抬头,只能拱手鞠躬,埋于两臂之间,感觉面部火辣辣的胀,就好像刚被人抽了几巴掌一般。

“多谢主公教诲,在下明白了,竟因个人动气而忘却了大局,有失谋臣之本分,还请主公责罚!!”

他这些话是发自肺腑的,说出来后,也的确在心里更加敬佩袁绍。

这位主公,在手握优势,消息不断,表面上局势占据如此巨大优势的时候,仍然可以保持冷静,一眼阅读到这盘棋之中的隐秘要害。

目光、心胸、才智,如何不是天下一等一之人。

这时候,袁绍也笑了,道:“我最近,在等许都送来的书信,我已发现一个现象。”

不等他们回答,袁绍轻松的笑道:“这些书信已经越来越多,越来越繁密了。”

“上至太尉杨彪,下至守关的郎将,只要能与我袁氏攀亲带故、有故友关系者,均会写信往来,虽不言投靠,但信里难免会透露一些如今豫州的风土人情,或者是人物秘闻。”

“伱们怎么看?”袁绍傲然扫视了两人,稍稍舒服的挪了挪身子。

“呵!”许攸当即冷笑起来,“这些人,早年看曹操兵马稳固,又屡屡在荆州战事之中得胜,以为许都那天子脚下最为平安稳固。”

“现如今,知道我冀州兵马精悍,非其余诸侯之兵可比,于是又想要亲和,给自己日后留一条后路,这些人,当真是不忠不义之人。”

“唔,”袁绍大袖一挥,乐呵道:“固然是如此,但当下却可堪大用呀!”

“至少,送来的书信里,夹杂了不少情报!”

袁绍拿出一封,有些乐呵的道:“你们知道,为何陈登虽先得张韩举荐,但后来又怎会如此憎恨张韩?”

“这个,倒是不知……”

两位谋臣均摇了摇头。

袁绍道:“因为张韩,断了陈登的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