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回到扬州
“诸位,来,我给你们介绍一番。”
安江顺起身对艾达、杰姆斯等人介绍到:“坐在本王旁边的这一位乃本王结义二哥程野,乃大唐兵部尚书。”
程野现在在朝中只令了兵部尚书,算是养老了,李豫很大程度上还要依靠程野这些可以说三朝元老的重臣也是忠臣来压制一些想要搞事儿的世家,所以程野一直兼领着兵部尚书,倒也算是合适。
要是让程野做尚书令,程野也不是那么擅长政务处理。
“左手边这位是本王老部下郭子仪将军,曾被先帝册封为我大唐帝国郡王。”
“这一位也是本王老部下,名岳鹏,不过现在我们岳鹏阁下已经不再朝中任官,而是在本王封地担任国相。”
岳鹏很早就被安江顺拉到自己的渤海封地担任了国相,虽然不是帝国朝廷在编官员,但是待遇和地位还有名望一点儿也不差。
“现在本王来为诸位介绍远道而来的客人们。”
安江顺又开始亲自介绍艾达、杰姆斯、马丁等人,程野和一众二代三代都对西方的爵位和这些人的来历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这些新鲜的韭菜们,大家对待客人的态度还是非常不错的。
宴席上,虽然大家的语言交流不是太流畅,大部分人都需要翻译来翻译,不过艾达这个家伙苦练了好长一段时间的大唐挂官话还是有作用的。
“尊敬的程野阁下,容小人敬酒一杯。”
“这是当然,这是我的荣幸,来自远方的客人。”
“噢,不,程野大人,在小人看来,我们应该是一家人,毕竟我现在应该也算是帝国下面的一个小小的官员
。”
艾达满脸笑意的说到。
听到艾达半身不熟的话,程野大笑着说到:“对对对,没错,我们是一家人!”
……
艾达这个人还是很聪明的,在宴会上和不少人都拉拢近了一些关系,也让参加宴会的这些安东系元老们对艾达有了很深的印象。
这也让安江顺对艾达这个人有了更多的印象,在安江顺看来,这个家伙或许有了更多的培养价值。
在广州又待了三天后,安江顺和程野还有岳鹏等人通通坐上了海船,顺海北上,他们的目的地是扬州。
在路上,安江顺想了想后决定不返回了渤海了,他要是返回渤海,必然会惊动更多的人,到时候自己回国的消息估计就瞒不住了,这么多的人,总有那么几个人瞒不住消息最后泄密了。
所以这一次安江顺并不打算回到渤海,还是等行将就木的时候在回到渤海等到回归大地的那一刻吧。
或许是地狱又或者是天堂还是地府什么的,安江顺也不知道,自从有了穿越这回事之后,安江顺嘴上虽然不说,但是对神秘学还是有了很多的想法。
不过安江顺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去天堂,因为天堂估计想弄死他,直接或间接死在他手里的天堂信徒可不少呢。
估计真的有神话传说,安江顺要去的也是地府,就是不知道,自己这开疆扩土,扩大了道教的影响,自己死后会不会成为道教神仙,但是我好想也不修道啊。
从广州到扬州沿途走走停停,安江顺一行人化身为商人在一些港口登陆,和正常的商旅一样,进行买卖和补给。
实际上大家都看的出来,
安江顺这是在考察国内的地方官员对地方的治理的如何,各地的经济、农业,手工业等等发展的怎么样了。
对于安江顺而言,争霸,权力钱财都已经引不起他的兴趣了,因为这些安江顺挥挥手,动动嘴就能得到。
“说实话,国内发展的还是非常不错的,沿海的港口更是得益于我们海外贸易的发展更是发展迅速,农业就不说了,沿海地区的农业种植能满足本地的基本需求已经很难了,再想有其他的也不可能。”
“这倒是,沿海地区的农业发展,这已经是极限了。”
“经过不少农业学家的研究,稻种终于得到了改进,目前大部分农民都改种了新型水稻,亩产量最少也能有四百斤以上。”
(不要小看这四百斤,这在古代绝对是非常厉害的产量了。)
按照《新唐书·食货志》记载“一顷百亩,出米五十余斛(石)。”粟米的亩产为5斗多,如果折合成小麦的话,约为1石(小麦不用脱壳)。而在狄仁杰的《乞免民租疏》一些数据计算,大米的亩产量为15石,也就说稻米的是不到两百斤一亩。
而现在这么多年,在安江顺的力推的稻种改革下,水稻亩产量能达到四百斤,就算是脱壳以后也有个三百斤上下。
这种进步绝对是惊人啊,一百斤米,若是南方一年两熟的地区,一年下来一亩水稻田至少能产粮七八百斤,就这一亩地就能够养活一个三口之家,所以说这种产粮绝对是惊人的。
当然了,要养活百姓,不能这样单纯的计算粮食产量,毕竟还要交税,还有其他生产资料的成
本计算。
但是大唐百姓经过开元年间安江顺的改革以及安史之乱后的再次改革,虽然一部分地区的土地有些稀缺,大食大多情况下,一户人家至少还是有十多亩地。
没有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