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南北势力争高低(求追读)
明朝科举,虽以八股取士闻名。
但明初乡试内容,却不是考八股文。
文试三场,分别为四书经义、论述、策试三项。
类似于文章默写、简答、作文。
除此之外,还有复试。
主要考核五艺,分别为骑、射、书、算、律。
能够通过如此复杂的乡试,基本上都是上马能打仗、下马能治理一方的文武双全之人。
和普遍印象里,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存在很大不同。
也正是因为考核严格,能够通过乡试的。
各省不过四十人,两广仅为二十五人。
大明直隶加上十一省,不过录取五百一十人。
就这,竟然还没录满!
有几个省,竟然还不到四十人通过乡试。
考虑到北方诸省,在这之前一直多方混战。
这也确实不出意外。
毕竟真有真才实学的,早就直接跑过来自荐了。
又何必苦等科举开科取士。
“据说父皇昨日又将中书省的人训斥一番,说他们办事不力,没取得天下人才。”
朱棡咬一口酥梨,一边说道:
“不过这才乡试,怎么就这么点人了?”
朱樉把玩着手中的鸭梨,懒洋洋道:
“如今大明才多少人?”
“了不得四千万人,能读得起书的又有多少人?”
“说是百里存一也不为过,精通四书五经,策论、骑射、书算之类的人才,又是百里挑一。”
“算起来,也就几千人吧?”
“大多数都还已经在朝廷做官,能够过乡试的人自然是少的可怜。”
元末混战,中原几乎被打成一片白地。
江南地区也好不到哪里去,数个势力割据十几年,混战不止。
各种天灾人祸,人口锐减数以百万计。
同时,生产秩序也遭到极大的破坏。
现如今,大多数的民众还是挣扎在温饱线上。
读书,也就梦里能想想。
朱棡一听也就明了,点头:“确实如此,我们的钱庄就有不少士子来借钱参加乡试。”
“更别提是那些连书都读不起的。”
读书、赶考,确实是开销巨大。
参加乡试就要先交一笔钱,除此之外各种文房四宝也价格不菲。
这还不算要交给老师的各种束脩。
因为读书返贫的家庭,终大明一朝比比皆是。
“借钱的士子很多吗?”
“都是应天本地人?”
朱樉闻言好奇问道。
钱庄的事务放权给朱棡之后,他就几乎没有再过问过。
除了每个月朱棡汇报一次钱庄的各项情况,几乎没啥其他的了解。
毕竟是有着老朱在背后撑腰,想来也没人会为难。
朱棡:“多是家境贫寒的寒门士子,大概有二百多人。”
“应天本地居多,也有宁国、武德等地的士子。”
应天府周边作为作为大明起家的基本盘,安稳许多年了。
又大多数有子弟在军中,种植的是军屯田。
只需要交军赋,民众和其他地方相比富硕一些。
读书人的比例,也几乎是整个大明最高的。
不过能读得起书,不代表能考得起试。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 。请牢记。 因此他们不少人也需要借钱来参加乡试。
应天钱庄,对这些人也开出了专项贷款。
这也算是一种投资。
“二哥、三哥,咱们几个封地上好像是没什么士子通过乡试。”
一直没说话,默默吃着梨的朱棣这时候开口道。
虽然年龄尚小,但是这一年朱棣也经历不少事情。
“北平过乡试的,不过三十人,三哥山西也才三十五人。”
“二哥最惨,当地过乡试的一共才二十八人。”
“哪像应天府,应试士子甚至有三四千人!”
“录取的也有百人之多!”
自大唐在藩镇之乱中解体后,华夏北方几乎无片刻宁日。
无数势力,在当地来了又走。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契丹、金国、蒙元。
四百年间,无数政权匆匆建立,又轰然倒下。
混乱的生存环境下。
北方的文人数量,自然也就比不上稍稍安定一些的南方。
经济基础就决定了,此时的南方文人数量远多于北方。
甚至会出现直隶一地录取人数,超过北方三省总和的情况。
这也为将来的南北榜案,埋下了伏笔。
从主考到皇帝都明白,北方士子确实是考不过南方士子。
不过出于政治考量,老朱还是将主考官全家流放,监考官抄家。
并且分开建立南北榜,用来安抚北方士子人心。
朱棣感慨道:“不知道什么时候,北方士子才能够像应天这样多?”
“四弟,你如果舍得花钱投资的话,自己办学堂,说不定二十年就能见到成效。”
朱樉随口说道:“不过这是朝廷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