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我即大局,进驻川蜀(求订阅!)
无论是东北、西北,还是西南。
在封建时代,没什么统治价值。
但是在下一个时代,这些区域都有着不可或缺的战略价值。
信使们被骂的头皮发麻,好在他们也就是个传话的。
真正被骂的还是朝廷的官吏们。
“真要是把本王惹急眼了!!”
“就让他们看看,什么叫做我即大局!!!”
说罢,理也不理这群人,转身朝里屋走去。
走进里屋,朱樉的表情瞬间恢复平静。
他倒也没真的生气,演戏而已。
不过看信使们的反应,自己演的应该还不错,没让他们看出什么漏洞来。
朱樉这几年也成长许多,不再是几年前那个愣头青。
大明如今的政治局面,其实很复杂。
最早创建大明官吏架构的刘伯温、李善长,都已经远离政坛。
把持着文官体系的,是如今深受朱元璋信任的胡惟庸。
军事体系,则更是复杂。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 。请牢记。 统兵的就有朝廷武官和边塞藩王两重。
藩王的兵,大多数还是自己的私兵。
连大都督府都管理不到。
武将们,大多以徐达、汤和、冯胜几人为首。
文官、武将、藩王三支相互渗透掺杂的势力,构成了大明政坛。
和数十年后,武将、藩王被养猪养废了不同,如今的武将、藩王有着极强的战斗力。
基本都是上马能治军打仗,下马能治理一方。
当然,这也和朱元璋本人有关。
作为开国皇帝,他乐于看到自己手下文臣武将们斗来斗去。
毕竟只有这样,他才能够从中调和,享有无上威严。
当朝堂彻底被其中一方占据时,皇帝也就几乎要成他们的代言人和传声筒。
朱樉表达自己对官吏们的恶劣态度,除了本身确实不喜欢这群烂人之外。
也向朱元璋表明,自己和朝廷那帮子蛀虫不是一路人。
不可能和他们同流合污。
也就能够让朱元璋放心,秦王府不会和文官们合流。
秦王府如今的实力本身就非常强劲,兵多将光,府库充盈。
如果再联合文官,老朱恐怕晚上睡觉都要睁一只眼。
这样一番自污,也能够打消老朱的猜忌。
同时也和传统的无能儒生划清界限。
反正自己也不需要他们来治国。
关中首次理工科考试,就要开始。
这里边的人才,虽然没有传统儒生人数多,但用来管理如今的关中肯定是够了。
屋外,段廷彦礼貌地将几位朝廷信使,请到城中的驿馆居中。
朱樉敢指着他们的鼻子痛骂,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身份,还因为他的功绩。
除了皇帝和皇后,几乎没人够辈分、够资历对他说教。
但对段廷彦来说,这些人到底是从京城来的,若是招待不周,还不知道会使什么绊子。
宰相门前五品官,何况是代表朝廷的信使。
“各位,招待不周,还请海涵。”
段廷彦将几人送入住所,简单寒暄几句便准备离开。
“段大人,今日之事,我等到底是如何处置才好?”
信使虽然被骂了一通,但也不知道是不是要将这件事给说出去。
只能够询问段廷彦。
“殿下所言,若是有人问起,诸位如实说起便可,至于其他,无需多想。”
段廷彦刚刚还有些不明白,但是这一路上也已经想明白,朱樉这样做的意义所在。
“若是无人问起,各位烂在肚子里就好。”
话是这么说,段廷彦很清楚朱樉的这番话,很快就能够传遍整个大明政坛。
眼前的几个信使里,皇帝绝对安插了探子,来打探秦王的情况。
次日清晨,朱樉探查过几个喝过药的疟疾患者。
才和段廷彦谈起南征之事。
“我属意让你先率五千人,南下成都府,为南下打造前哨站,你意下如何?”
收到朝廷的旨意,朱樉也就正式有了出兵的名头,师出有名。
从汉中到云南千里之遥,一路上人吃马嚼所需物资极多。
大概也就比远征西域的二虎,情况好上一些。
毕竟好歹川蜀、贵州两地,都还在大明的手中。
虽然山高路远,但也不像西域那样,千里黄沙无人烟。
“殿下有所驱迟,末将万死不辞。”
段廷彦当即表态:“只是不知,臣要准备些什么?”
他之前一直是冲锋在前的猛将,后勤上的事情,并不是特别精通。
这一次率一万人马进驻关中作战,后勤也极大依赖于关中秦王府的运筹。
“粮食、火药、炮弹、草料、药物,诸多事宜会有人辅佐你。”
朱樉手下猛将很多,但能够独当一面、统帅一军的人才不多。
从这几日的观察,朱樉基本确定段廷彦是个可造之才。
第三路军进驻关中后,他很快就平定了混乱,让城市再度繁荣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