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三章 插标卖首
九月十二日。
万军丛中,旌旗招展,最先听见的是如雷鸣一般的鼓声,正在厮杀中的战场安静了一瞬,所有人都向南望去。
首先出现在视线内的是两支如长龙一般的骑兵,从弥漫在空中的黄沙中杀出,高举的马槊如同密林,穿戴着马蹄铁的马蹄击打在地面,带来令人震撼的巨响。
随后出现的是无数顶盔贯甲的武士,密集的阵列使他们的阵型并不严整,但同时也带来极强的压迫力,如同一堵渐渐压近的高山。
战场中的唐军无不振奋,高声呐喊,而突厥缓缓向后退去,山丘的阿史那社尔冷冷的看着接近的唐军主力,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两支唐骑绕过营地,左路以王君昊、侯洪涛为先锋,右路以冯立、段志玄为先锋,快马疾驰,持槊勐冲,片刻间就咬住了正在后撤的突厥后军。
厮杀声再次响彻战场,被冲散的突厥骑兵试图四处逃窜,但被赶的唐骑轻而易举的一一砍落下马。
突利可汗亲自领军压接应败军,人群中隐隐看见又一支唐骑赶,为首的大将依稀眼熟,不由得暗骂一句,又是苏定方,李怀仁这厮就会这一招吗?
去年几场战事,每次李善都是或以苏定方为先锋,或亲自率军,狂冲勐打,直取中军,偏偏这片战场对于突厥骑兵来说太过狭窄,难行聚散之法,还真难以应付。
不过这次苏定方没有率军冲锋,而是在后面压阵,拿起望远镜观望战局,不多时,马快的突厥骑兵大部已经窜回本部,只有不多的几支骑兵被冲散,遭到唐骑的围剿。
此刻正是黄昏时分,夕阳之下,唐军在高声喝彩声中凯旋归营,战场中留下近千突厥尸首。
阿史那社尔不怒反喜,轻笑了几声,心里多了几分把握,只看李怀仁初至战场,便遣派骑兵主力压,便知其心意,如此迫不及待啊。
近千的伤亡,阿史那社尔并不放在心,只要能击败李怀仁,甚至砍下其头颅,一切都是值得的。
他日,手持大唐邯郸王的头颅,传诸草原之,阿史那一族乃至突厥的控制力将会在数年衰弱之后重新拔高到一个高度,铁勒九部还有胆子动小心思吗?
远远眺望,阿史那社尔微微蹙眉,细看了片刻后,脸的笑容更盛了,轻声道:毕竟年少,军功加身,自当如此。
在阿史那社尔的冷笑中,远方的唐军阵地中,响起连绵不绝的高呼声,刚刚返回的刘仁轨满身浴血,怔怔的看着一辆巨大的战车在四匹高头大马的拖拽下缓缓而近。
刘仁轨虽然年轻,但也从军数月,知道这辆战车是军中主将专属,一般是用来登高望远,观察战局所用。
战车,身披软甲的李善昂然而立,目光深邃,远眺战场,身前的御者不时轻叱驱马,战车角落处站着四位持刀甲士,战车周边尽是骑卒,无不持槊带甲,威风凛凛。
…
在阿史那社尔看来,李善这架势代表的意思已经很明了了,几乎没有将突厥放在眼里,也是,这两年李善对阵突厥,无不大胜,自然有骄纵之态。
但满心建功立业的刘仁轨却看的目眩神迷,不禁喃喃低语,大丈夫当如是,大丈夫当如是!
这一日的战事到此告一段落,突厥骑兵如潮水一般退去,他们实际已经侵入泾州,牢牢的将两州边界处握在手中,不过之前数日,钱九陇、胡演率唐军拼死抵抗,没有让突厥大举南下。
拜见邯郸王。
拜见邯郸王。
李善走下马车,笑着扶起钱九陇、胡演,幸赖两君奋勇,不使突厥南下。
钱九陇性子比较油滑,
立即答道:若非殿下遣派代国公来援,几不能守。
而胡演却是个直率执拗的人,视线扫过那辆战车,一声不吭,但眼神中带着几丝不满……又不是在车阵之内,有必要乘坐战车吗?
用后世的话说,这装逼都装成莎逼了!
虽然不知道李善具体的谋划,但窦轨、温彦博都知道李善不是个,也不管这些事,只吩咐诸将率大军铺开阵列,安营扎寨。
其实战场并不宽,虽然分五军驻扎,但实际相隔的距离并不远,都在肉眼可见的范围之内。
具体到军务,李善不太擅长,都托付给了窦轨、苏定方等将……李善也不准备去研习,在古代安营扎寨,那是一门非常专业的学科。
鉴于大环境如此,
早在代州的时候,李善还曾经一度有过心思想学一学,向李楷讨教……陇西李氏丹阳房以兵法传家,李楷自幼耳目濡染,研读兵书,多次随军,也不敢自夸。
两三日后,李善就罢了这心思,太麻烦了,太繁琐了,需要考虑的东西也太多太多了,不说调兵遣将,光是择地,就需要考虑到地势、风向、气候、水源各个方面。
军械的储存、补充、运输,斥候分批探查的范围、时间,数万大军用饭的轮次,甚至连拉屎撒尿都需要专人负责。
如李楷、李道玄那般是自小学起,如钱九陇、苏定方那般是从底层搏杀而起,而李善走的却是和他们完全不同的道路。
在山东一战的时候,李善充当的是谋士的身份,在李高迁弃军而逃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