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自信
大军初八夸功,但东京城的百姓等不及了,从第二天开始就有人赶来观看,富家子弟和豪客带来了成车的劳军之物,他们进不去大营,只能把东西送到大门口,远远的拱手行礼,表达自己的心情。
京城里的勾栏瓦舍里一遍又一遍的演着木帅与青龙军的曲目,三英谷,归仁铺,归德川,千里走单骑……客官们总是看得津津有味,不吝打赏。
下午的时候董家胡同发生了一件小事,迅速传遍了京城。
一个卖果子的小贩在街上摆摊,几个契丹人拿了他几个果子,若是以前这事儿也就自认倒霉了,实在是惹不起他们,可那小贩今天偏偏就不忍了,揪住契丹人理论,要么给钱,要么把果子放下。
按以前肯定没什么人帮着说话,毕竟辽人凶悍动辄就打人,即使有人也只会劝商贩算了,忍忍吧。
可今天却围了不少人,有人喊:“好胆!在天子脚下抢东西,还不放下!”。
“木帅就在城西,惹的他老人家恼了,一个个的都是个死!”。
“给洒家放下!今天可有青龙军的军爷进城了,方才洒家还看到了!”。
人越聚越多,声音也越来越大,最后辽人竟然怂了,丢下果子灰溜溜的跑了……
许多人听到这件小事后都会
哼一声,“蛮夷之辈,还以为是从前?再不老实,早晚木帅去教训他们!”。
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却也是一件大事。
朝廷大军的胜负会最终反应在百姓们的胆子上,这就是国民自信心。
曾经的强汉盛唐,百姓们或许日子并不宽裕,可他们在面对外族人的时候腰杆总是挺的笔直,嗓门也很大,现在,大宋的百姓也开始学着挺直腰板大嗓门儿了,如果大宋能一直胜利,他们的嗓门儿就会越来越大……
垂拱殿里不知道这些小事,老赵和相公们正在商议大事。
狄青道:“陛下,鲁国公已经派人送来了兵符印信,回牛家村去了”。
带东路军复套之后,按狄青本意是想留在河套驻守的,可朝廷数次下旨让他回来继续干他的枢密使,他也只能回来。
说起来那些大人也是贱,以前拼命弹劾他让他滚远,狄青要留在河套了他们又拼命让他回来。
其实狄青明白朝廷的意思,让他回来就是为了占着枢密使的位子,因为他若不回来,木子就必定要做这个枢密使,一旦他做了枢密使,枢密院必定实力大涨,那时候朝中大人们可就难受了。
老赵精神还算不错,点头道:“传旨,赐鲁国公玉如意一对,明日进宫复旨”
,任守忠安排人去了。
韩琦道:“初八大军凯旋夸功的事宜礼部已经安排妥当,陛下还有什么安排?”。
老赵沉吟片刻道:“朕观史书,周礼有君王为大将拉车的故事”。
韩琦眉毛一扬道:“不可!君王为大将拉车牵马乃是因为救国灭国之功,鲁国公虽有大功但不足以行此举,况且前朝并无此记载”。
他懂老赵的意思,就是觉得把木子挡在朝堂之外有些理亏,想给他涨面子。
可老韩作为文官之首必须阻止,因为木子虽然是文人出身,这件事却是将帅事,如果让皇帝去给将帅牵马,等于让武将地位大涨,这是绝不能坐视的。
老赵也知道这事儿有些惊世骇俗,遂退了一步道:“志远以寡敌众大胜西夏,又一力复套,开疆扩土,劳苦功高,不如让太子为其牵马,以彰其功?”。
韩琦与几位相公商议几句,点头道:“太子殿下与木帅有甥舅之情,可行百步”。
事情就此决定,双方各退一步,赵曦以外甥的名义给木子牵马走一百步,说实话,这些文人就是瞎扯淡,干正事儿不管用,对这种貌似无关紧要的事却计较的很。
看相公们说完了,狄青又道:“日前神卫军庄将军上奏,神卫军伤损严重,已经不足
以独成一军,想请求朝廷准许神卫军并入青龙军”。
说起来有点扯,军队的事理论上是归枢密院管的,即使是大事也是跟皇帝商量,可大宋不一样,大宋就没有相公们管不到的事儿,别说这些公事,就是老赵娶媳妇也能管……
话音刚落,还没等老赵开口,韩琦又站出来道:“荒唐!神卫军虽然损失颇重,但木波寨一战勇烈之名传遍天下,如此精锐自当加力爱护,岂能取笑其旗号?况且朝廷京城仅余禁军十几万,前些天还捉襟见肘,岂能再减两万兵额?狄青,汝乃枢相,不可纵容此等荒唐事!”。
几个相公纷纷附议,狄青只能唯唯退下,这还是韩相给他面子没当众训斥他,否则说的再难听点他更难堪。
这事儿其实别说相公们,老赵也不愿意,“神卫军忠勇强韧,木波寨一战有大功于国,志远的奏疏提为军功第一,不可等闲视之,枢密院上个章程,尽快为神卫军补全兵额军械”。
狄青忙接旨应下,又拿出一本奏折呈上去道:“陛下,这是此次有功将校的升迁事宜”。
老赵示意让韩琦先看,以示对宰相的尊重。
昨天刚收到功劳簿,今天就有了初步章程,对枢密院的效率他还是满意的,少了朝中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