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第二场
听到声音,田立文回头望去,只见宋怀玉正向他跑来。
田立文说:“玉哥儿,听说今天是发榜的日子,怎么样?通过了吗?”
宋怀玉满脸笑容,一边喘气一边说道:“通过啦!舅舅,我排名第十八名呢!”
宋河接着说:“田夫子您看这个排名多吉利啊,十八十八十八,发发发!这意味着玉哥儿接下来的考试都会顺利通过的!”
田立文笑了起来:“哈哈哈哈哈,真是个好兆头!不过怀玉可不能因此而松懈,后面的考试会更难,还要继续努力才行。”
宋怀玉用力地点点头,表示明白:“舅舅放心吧,我不会骄傲的,一定会认真准备。”
田立文拍了拍宋怀玉的肩膀,鼓励他说:“好孩子,舅舅相信你能做到。那其他人呢?还有谁通过了?”
“只有我和杨子明通过了。”宋怀玉回答道。
县试本来就不容易,六个孩子中有两人通过,已经超出了大家的意料。
随后,田立文就说起他来此行的目的,就是在后面的日子给宋怀玉补习。
宋河夫妇当然是欣然接受了,有田夫子给他们家怀玉开小灶,这次县试十拿九稳!
原本田立文说是要住在客栈的,田小丽死活不同意,说怎么能让兄长出去住。
现在客栈那么多人,好的房间早就住满了人。
不好的房间住他干嘛,白白浪费钱。
于是,便安排宋怀玉和田立文住一起。
进了宋怀玉房间,田立文放下包袱,就开始询问宋怀玉第一场考试的试题。
宋怀玉说了试题,又说了自己作答试题的答案。
田立文一边听着,一边不停的点头,心里也越来越欣慰:这孩子真是个读书的料啊,自己当初果然没有看错。
等宋怀玉说完后,田立文才开口道:“玉哥儿你所答之题没什么大问题,作诗本就是你的长项,继续保持,后面的考试定能通过。”
听到这话,宋怀玉也开心地笑了起来,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通过县试的情景。
田立文看着他的笑容,也忍不住笑了起来,眼中满是慈爱和鼓励。
两人聊了一会儿天,宋怀玉突然想起一件事,便对田立文说道:“先生,我最近读了一些书,有些地方不太明白,您能不能帮我解答一下?”
田立文点了点头,表示愿意帮助他。
后面田立文又给他深层次补习了四书的宋怀玉听得聚精会神,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田立文都耐心地一一解答。
夜幕降临,宋怀玉仍想着要点灯继续看书,田立文却催促着他快去睡觉。
这次他入睡稍快些,闭上眼睛没多久便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清晨,卯时一到,考场准时响起第一声鞭炮。
宋怀玉早睡早起,早已洗漱完毕,正准备吃饭,鞭炮声突然响起。
宋河急忙说:“怀玉,别急,先吃完饭,吃饱了才有力气考试。”
宋怀玉应了一声,迅速扒拉了几口饭。
田小丽从厨房出来,手里拿着考篮,里面装着几个肉饼,还有一壶热水。
水壶里的水现在还是热的,但无法保持太久的温度,不过也别无他法。
众人吃完早餐后,出门上锁,一同前往考场。
走出巷子口,街上的人群明显比第一天考试时少了许多。
考场附近的小摊贩们依然在摆摊设点。
一切都如往常一样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先是检查流程,仔细核对考生的信息和资料。
进入考场前,有专人检查考篮和衣物,以防有人夹带小抄。
接着,由小吏引领考生们到达各自对应的号舍,并安排他们坐下。
第二场考试的题目相对第一场来说要容易许多,包括一道四书题和一篇“孝经论”,以及需要默写约百字左右的《圣谕广训》。
其中,四书题是这样的:“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不则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这道题要求考生解释这句话的含义。
相比第一场考试确实简单不少。
看起来,第一场考试的题型设置有些难度,目的就是为了筛选掉一部分考生。
从要求默写《圣谕广训》前面一百余字也能看出这一点。
宋怀玉深吸一口气,平复心情后,便开始在试卷上认真作答。
他全神贯注地盯着眼前的试卷,手中的笔不停地舞动着,将自己多年来的学习心得和深刻思考淋漓尽致地展现在答卷上。
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他深思熟虑后的产物。
他在答卷上写道:“此句意为,但凡行事,预先做好准备就能成功,不做准备就会失败。说话之前若能预先思考确定,就不会出现磕绊;做事之前若能预先筹划确定,就不会陷入困境;”
这是一段取自《中庸》的句子,宋怀玉先将其直译出来,然后在后面详细地写上了自己对这段话的独到见解。
他深入剖析了其中的含义,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悟,给出了独特而富有启发性的解释。
他不确定出题人的用意是否还有其他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