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点什么差错,爹没法和你娘交代!”
姜薇缓缓沉下脑袋,咬着嘴唇,不点头也不摇头。
姜家独女姜薇,不仅是姜南山的心头肉,更是苏州远近闻名的大才女。
除了吟诗作赋,诵典赋章,更精通韵律,尤其是在琴艺一事上,堪称一绝。
有名坛大家曾称赞其为:“诗家名流,词极精妙,不减清真乐府,其间高处,有美成所不能及。”
姜薇能够娴熟地运用七声音阶和半音,使曲调显得清越秀丽,这与她独具一格的清刚婉丽、典雅蕴藉的词风结合得天衣无缝。当今的词坛领袖苏子,称其有"裁云缝雾之构思,敲金戛云之奇声"。
再说诗词。
现今词坛上一直是雅俗并存。无论是大周、大元,都既有雅调,也有俗词。姜薇则彻底反俗为雅,下字运意,都力求醇雅,自成一派。
所以姜薇在大周又被民间奉为雅派词坛领袖,只不过这位姜家丫头自己一直不愿承认。
所以姜薇说有望拿下此次春闱的状元,还真不是夜郎自大。
老人看着有些闷闷不乐的女儿,微微叹息一声,犹豫片刻还是从袖中掏出了一卷黄色绵帛。
姜薇顿时神色疑惑,这玩意她认得,是圣旨。
三十多年对姜家不闻不问的赵楷,竟然会在今日送来一道圣旨。
姜薇心中一凝,惊呼道:“莫非赵家真要对我们赶尽杀绝?”
姜南山笑着摇了摇头,“不算好事也不算坏事。”
老人说着将甚至递给了姜薇,继而说道:“是赐婚诏书!”
“赐婚?”
姜南山点了点头,“皇上有意封你为太子妃,让我将你嫁给当今太子赵牧。”
“太子?太子妃?”姜薇神色更加疑惑不解,她扯开诏书,看清楚上面的字样后,才彻底相信姜南山的话。
“皇上这是何意?我姜家已经完全没有利用的价值了,让太子娶了
我,不是连累那赵牧被天下耻笑吗?”姜薇不解道。
老人微微叹息一声,摇头道:“唉,陛下这是要将我这个头衔也要摘取啊,也罢,摘了摘了吧,也没什么好留恋的,爹这就进京面见皇上,去为你退婚,陛下就算是龙颜震怒也最多摘取我这虚衔,以姜家的最后点香火情,保我们一家团员还是不难的。”
说着就要从自己闺女手中躲过圣旨。
却不想,被姜薇退后一步,将圣旨藏在了身后。
她露出一抹迷人笑容,道:“爹,谁要你去退婚啦?”
“你……”姜南山愣在了原地。
姜薇笑嘻嘻道:“我才不要退婚,爹你不老说我以后嫁不出去吗?天天盼着闺女能够找个好人家,现在闺女不正有这么个机会吗?”
“你是何意……”
姜薇笑着解释道:“不瞒爹你说,我对那太子赵牧,早已钦慕已久,现在皇上赐婚,正合女儿心愿啊,难道爹你要上京拆散女儿好不容易盼来的幸福吗?”
老人脸色古怪的盯着姜薇半响,随后没好气道:“你是什么性子我这个当爹的还不清楚?你会喜欢上一个连面也没见过的男人?以你的心气,岂会喜欢那权贵之人?而且爹听闻那赵牧纨绔不堪、冷酷无情,虽然爹知道那些传闻不可尽信,但到底对你来说不是个好归宿,爹还是希望你能够找个好人家嫁了,就算是普通了些也无妨,爹也没那么操心。”
说着老人就要去夺女子手中的圣旨。
不曾想女子再次后退几步,干脆将甚至塞进了怀里,一个劲的摇头。
“我喜欢赵牧,爹,您就成全我们吧,再说这是陛下的赐婚,怎么好忤逆呢?爹……您就让女儿嫁给他吧!”
老人站在原地,楞了许久,脸色阴晴不定,半响后,他轻声道:“你真的想好了?”
姜薇点头如小鸡啄米一般,“想好了,女儿非他不嫁!”
老人挥了挥手,连连哀叹几声,随后离去。
在转身离去的过程中,老人用着只有自己能够听到的嗓音,喃喃道:“你这个傻丫头,这是何苦啊?”
老人离去之后,姜薇拿出怀中的圣旨,死死拽在手中,手指掐的发白,眼角有泪珠缓缓落下。
她那张有些苍白的脸上,神色却异常坚韧。
…………
京城中格外忙碌,尤其是礼部,不仅是礼部所有官员
,脸连光禄寺、太常寺、鸿胪寺都参与了其中,正在加紧商议、印刷即将大考的卷题。
整个礼部议事堂,乱成一锅粥,各方人马争吵的面红耳赤,只差没破口大骂。
在出题与见解上,有所出入是正常的,更何况是文人相轻的礼部?
所以坐在正堂之上的正主赵牧,并未开口,只是安安静静地捧起一盘子葡萄,自顾自吃着。
至于商议考题什么的,懒得伤神,由礼部的那群人去操心就行了。
与此同时,太安城今日也热闹的很,上万由全国各地赶来的考生络绎不绝入城,有惊叹太安城繁华的,有感叹京城学术之风盛行的,还有更多的就被太安城的阔气给惊讶到。
教坊司、青楼、赌坊、花船、酒楼、庙会等等等等,络绎不绝,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