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道个谢,还请两位英雄一定要赏这个脸。”
赵牧听后这才打开了房门,看见的是一个长相刚毅的中年男子。
那人笑着拱手道:“终于见到两位英雄了,可真是郎才女貌啊!”随即他将目光移向江翎儿,又笑问道:“方才无意间听到二位谈话,姑娘说的是大魏官话,还不知姑娘姓名?”
江翎儿冷漠道:“江翎儿,出生于益州,在巴州待过一些年头。”
王国章听后恍然大悟道:“哦,难怪了,那也算半个老乡了哈哈哈。”他看向赵牧,笑问道:“不知公子意下如何啊?”
赵牧笑呵呵道:“既然知州大人宴请,我们不去岂不是损了大人的面子?既然我们来了巴州,知州大人的话就是命令,岂有不从的道理?”
“顾公子说笑了,马车就停在外面,不如我们现在就启程?”王国章做了一个请的收拾。
赵牧也不客气,直接就是大踏步走出门外,江翎儿紧跟其后。
马车并没有行驶多久,长街道路平坦,全然感受不到颠簸。
与京城不同的是,这里的百姓见到官马之后完全不用避让,官府马车也完全没有士兵开道的现象,这放在京畿那种地方是完全不敢想象的。
成都府建设的十分讲究。
这是赵牧进入之后的第一个念头。
他的第二个念头就是,一个人的好坏,是真的能够从面相上看得出来。
就比如现在这个走出来迎接的儒雅老头,说是老头也才五十多岁,相必应该是操劳政务,才急白了头发。
双鬓半百的老者快步上前,连忙握住了赵牧的双手,诚恳道:“感谢两位英雄仗义出手,这才为我们巴州巴州保住了一些颜面啊。”
说着老人低下头有些不好意思道:“益州、并州的颜面都已经让那张云雷给扫干净了,幸好……幸好巴州的颜面没有让那厮给扫了去。”
说罢也笑着与江翎儿打了个招呼,后者点头回应。
赵牧连连摆手道:“曹大人不必如此客气,我等只不过是看不惯那人的嚣张气焰而已,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我等后辈应该做的。”
州牧曹俊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两位英雄移步与
客厅,我备了一些寻常饭菜,还请不要嫌弃。”
赵牧笑着说了句大人有心了,随即大步走了进去。
进入客厅坐下之后,赵牧注意到食桌之上全部摆放着一大桌子生菜生肉,随即知州大人拍了拍手,一个杂役端着一口滚烫的大锅走了进来,随即放在了桌子中央。
随即知州大人笑道:“巴州特有的火锅,不知道两位英雄喜不喜欢。”
赵牧笑着回应道:“蛮好蛮好,正合我意,来了巴州还未尝过你们当地最为著名的红汤火锅呢!刚好今日在曹大人府中应该能够吃到最正宗的火锅。”
知州大人拍着胸脯道:“绝对正宗!这个成都府找不出来第二家比我这还正宗的火锅!”
在巴州有一个人尽皆知的趣事,那就是成都府这位知州大人,生平最爱有三件事,一是赏雪、二是看书,这第三嘛……尤其喜欢吃火锅。
听说知州大人是每隔两天就必须要来上一锅滚烫的火锅,涮着牛肚毛肚,吃的满脸通红,若是赶上大冬天,那可就少不了要一天一顿了。
说起来,江南道的火锅文化还是这位知州大人给兴起的呢。
当时开挖忆苦河之时,民工基本上都没空回家,这个时候这些民夫会将水牛毛肚买后,洗净煮一煮而后将肝子、肚子等切成小块,从家中带置泥炉一具,炉上置分格的大铁盆一只,盆内翻煎倒滚着一种又麻又辣又咸的卤汁,于是河边桥头一般卖劳力的工人,便围着小炉子受用起来。
各人认定一格且烫且吃,吃若干块,算若干钱,既经济,又能吃的浑身暖和。
当时奔赴前线指挥的知州大人也同样与那些民工一起享用,于是这个吃法就开始流传起来。
永平四十三年正月初十,忆苦河工事彻底完工,这位知州大人干脆举办了一场宫廷火锅宴会,光是火锅就是五百三十多锅,其盛况可谓是当时巴州火锅之最。
后来,这个吃法就彻底被保留了下来,现在在巴州的火锅馆内,特制高大的桌凳,铁铜质的锅下,炭火熊熊,锅里汤汁翻滚,食客居高临下,虎视眈眈盯着锅中的菜品,举杯挥箸。尤其盛夏临锅,在炉火熏烤中汗流浃背,吃得起劲时脱掉上衣赤膊上阵。
创造了一时之盛况。
大锅端上之后,知州大人从盘子中夹起一块薄弹的羊肚,放进了滚烫的锅中,上下挑动,并哈哈笑道:“这羊肚的吃法也有些讲究,我称之为‘七上八下’只需要在锅中挑上七八下,这个时候的口感正好,不老不硬,吃起来刚刚好,爽脆至极啊!因此老夫还为这涮火锅给编撰了一个口诀,我念给你听啊,叫水发薄片夹着涮,大约十秒脆又鲜,倘若久煮体缩小,嚼不烂且味道棉……”
老人神情洋溢,好像是在说一件十分得意的壮举。
上一世对火锅文化就十分了解的赵牧笑着附和道:“原来曹大人也是个老饕啊,对吃这一事也是颇有研究。”
“哈哈,人生在世不过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