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2章 竞价与竞争
陶东来能一脸道貌岸然地把推动战争的军火贸易说得这么清新脱俗,也足见其嘴炮功力之深厚了。在场的各国使节虽然心中对此有些不以为然,但谁也不会在脸上表现出来,都是以热烈的掌声回应了陶东来的讲话。就算是对此颇为不爽的苏克易,也象征性地拍了几下手。 脑子转得快的人,已经开始琢磨海汉此举的意图。其实明眼人早就看得出来,海汉对荷兰人的态度一贯都是小心提防。陶东来所说的军售禁令,看着似乎是拿着现钱买不到货的马打蓝国在吃亏受气,但这又何尝不是对荷兰人的一种变相打压。 而此时宣布对这两国暂时性的放开禁售令,却要通过竞价才能得到购买军备的机会,对荷兰也不友好。因为所有人都知道马打蓝人直接运了两车金砖过来炫富,而荷兰人在三亚的资产全部发卖了也凑不出这个数目。虽然陶东来也没说这个竞价必须要现金,但很显然马打蓝人已经先声夺人,在这场交锋中占据了更为主动的位置。 李奈侧过头压低声音对施耐德问道:“就只是竞价?没有别的条件?这可不像是执委会的行事风格!” 施耐德笑了笑道:“附加条件当然是有的,但肯定不会在这种场合说出来,你懂的。” 李奈听了之后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他与海汉打了这么些年的交道,自然知道海汉惯于在贸易过程中加入一些不宜公诸于外的条件。比如当年福瑞丰除了负责分销海汉的商品之外,也还承担着替海汉在广州拓展人脉、招募移民、收买官府中人等任务。海汉给的好处不会白给,国际贸易所带来的高回报也是得拿一些不能公开的条件去作交换才行。 至于这种国与国之间的交易,海汉会提出什么样的条件,李奈其实多少也能猜到几分。海汉的对外扩张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是使用战争手段强占,二是让某国自愿划出一些沿海地区交给海汉来经营,实际上与割地无异。类似马打蓝和荷兰这种情况,本身就已经是海汉的贸易对象,所能提出的条件多半也就是跟土地相关的了。而这两国又都是地处南海且相隔不远,海汉搞这么一个竞价的套路出来,恐怕要的不是仅仅是钱财,还要看谁能给出更好的条件了。 李奈的猜测虽不全中,亦不远矣。不管是荷兰还是马打蓝,除了钱财之外所能拿得出手的交换条件都非常有限,而对海汉来说,真正有吸引力的东西,其实莫过于他们控制之下的地区了。虽然海汉在可预见的未来还不可能完全吞并这两国的控制区,但还是会争取在南海建立起新的殖民港,为将来的扩张做好准备。 罗洪和苏克易在参加今天这个宴会之前,其实已经分别得到了海汉的通知,隐晦地向他们指出了军购贸易除了钱财之外的交易条件。 罗洪对海汉要求在望加锡海峡或是班达海设立殖民据点的要求倒是没有太大的反应,在他看来,强大的马打蓝国给予愿意帮助自己的友邦一块临海的土地,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更何况海汉还表示可以酌情付给马打蓝国一定数目的租金。 这当然是因为罗洪对于海汉的发迹史不够了解所致,以租界的名义从他国划得土地修建殖民港,然后通过殖民和部署兵力实现控制,逐渐将其划入本国领土,是海汉过去数年对外扩张过程中惯用的套路。不过这对于地处南海偏远之处的马打蓝国来说,的确是不甚了解的冷门知识。而且在这个节骨眼上,罗洪也没有办法再将海汉提出的要求发回国去请示,只能由他直接拍板决定。只要能让海汉同意向自己的国家出售军火,罗洪觉得这种条件答应下来也无伤大雅。 而海汉给东印度公司这边所提出的条件,就让苏克易感觉难以接受了。当初东印度公司在爪哇岛西端选址修建巴达维亚城,其主要原因之一便是可以扼守住爪哇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巽他海峡这个进入南海的咽喉航道。而荷兰人之后也的确凭借了巴达维亚的地理优势,将同样来自欧洲的英法等国殖民者长期拒于南海之外。但如今海汉人所提出的要求,却是要在巽他海峡附近建立殖民港。 苏克易知道,海汉人很清楚巽他海峡这个地方自巴达维亚建城以来,一直都是东印度公司的传统势力范围,提出这样的要求已经不是强人所难的程度了,而是完全遮掩不住的野心勃勃。自印度洋进入南海只有两条主要航道,一是马六甲海峡,二便是巽他海峡。如今海汉已经在马六甲海峡东端的星岛建立起了殖民港,并且开始对海峡航道实施控制。而如果让他们把巽他海峡也纳入控制之下,那么今后任何一个西方国家的船只想要进入南海,都必须在海汉的眼皮子底下走一遭。 东印度公司目前正是用这种招数将西方同行挡在南海之外,但如果海汉也直接介入巽他海峡,今后势必会跟荷兰竞争海峡航道的控制权,说不定还会给荷兰帆船的贸易活动制造麻烦。站在东印度公司的立场上,苏克易必然要设法阻止海汉的这种野心。 但问题是海汉把这作为军火贸易的附加条件提了出来,如果直接拒绝,那么有可能就失去了购买海汉军备的机会,这同样也是东印度公司不愿接受的结果,因为东印度公司的“失去”,极有可能就变成了对手马打蓝国的“收获”,此消彼长之下,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