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7章 讨伐齐国
刘塬越说越气愤,最后竟是高声叫了起来。
“皇上息怒!”
宋宪与曹岳同时用场面话马上安抚了一下刘塬。
刘塬也发觉得自己情绪波动太大,做了个深呼吸,平复了一下心情。
刘塬平静下来之后才说道:“四皇子所行所为皆令朕不耻。朕思来想去,觉得应该让他为朕做完最后一件事才是!”
曹岳好似已有些察觉,但宋宪却不明就理,还以为这是对曹岳说的。
刘塬说道:“先河!”
“臣在!”
“做个档出来,把雁子都是齐国密探之事坐实,将四皇子之死安在齐国人的身上!”
“臣明白了。”
刘塬又唤道:“曹相!”
“臣在!”
“准备檄文!以洛阳河患与四皇子被害为题,朕要征讨齐国!”
“皇上!”
曹岳一听,连忙在御床上跪了下来。
刘塬手一摆,说道:“朕意已决、此事不议!檄文三天后,诏发于众、传于各国,但事前不得使外人得知。朕已密令孟赞,檄文诏发当日,兵分两路,奇袭南阳、荥阳!”
“皇上三思!还是等到秋收过后吧!”
刘塬冷笑一声说道:“先发制人,攻其不备。且战在齐境,秋收之影响亦祸之于齐国,而非我关中。秋收之际,亦是其粮草不济之时!此仗,朕志在必得!”
“要不要找众朝官……”
刘塬微怒道:“朕说了,是奇袭!若是与众臣商议,朝野皆知,齐国人必定亦是知之,此必使孟赞之奇袭计败矣!”
刘塬好似与豫王一样变得有些暴戾起来。
此时的他不管不计,孤注一掷。
刘塬接着说道:“粮草洛仓那里朕都已经准备好了,足三年之用。饷银、赏银皆从朕的内务府里出,亦足三年之资。曹相不
必担心此事!”
曹岳跪在地上又说道:“臣请皇上三思!战必与百姓有害!”
刘塬看了看地上跪着的曹岳,言道:“朕知曹相之谏!但若就此息事,齐国必再如洛阳那般再害我汉国百姓!到那时苦的还是百姓,倒不如一战而决中原之霸主!叫天下安定!曹相若是不愿相助,尽可归老。”
刘塬对于曹岳的反对十分反感。
二十年来曹岳对刘塬自是忠心不二,汉国现在蒸蒸日上的情行就是曹岳与刘塬相辅相成才有的这般光景。
别的事情曹岳都可以帮刘塬给办了,但是打仗这种事情曹岳是最为反对的。
对于曹岳来说,自己是那种治世之能臣,绝不是祸民之奸相。
不能是崔浩,更不能是王猛。
也正是二十年的偃旗息鼓、休养生息才有了现在的汉国。
刘塬刚刚的话的确是重了。
他的脑子好像真的开始有些不正常起来。
但与齐国开战,却又是刘塬夜思梦想之事。
曹岳连忙说道:“臣非是不愿助战,乃是还有后顾之忧。皇上若是真要起兵讨伐齐国那……依臣之意,当发道密令将六爷从榆林府招回来!”
刘塬心中又开始生疑起来。
刘永铭从来都不碰朝政,唯一一次处理朝处还是被皇帝诓进紫宸殿的。
汉齐大战,把刘永铭叫回来那又有什么用呢?
刘塬说道:““招他回来做甚?你起来再说。”
“是。”曹岳应了一声从地上站了起来。
他接着说道:“六爷此去榆林必与蒙国有所协议,两国榷场之贸易必定如期而举。两国邦交亦定为之一新。刚刚听宋侍郎所言,六爷又救了铁利可汗之女,那两国数年之内必无嫌隙。六爷一向深知皇上心思,凡事不用人教,必能使蒙
国在汉齐交战之时无趁虚南下之想法!”
谁的心思都可以猜,但皇帝的心思是绝不能猜的。
一般人会说“为皇上分忧”而绝不是“深知皇上心思”
所以,曹岳这话中的意思是,刘永铭一定是猜到了皇帝的所思所想,所以才做出了这些什么事情来。
而所谓的“这此事情”,在曹岳的语境中指的是榷场之事。
但曹岳却好似在暗示刘永铭极可能算计了四皇子,有意想让皇帝对刘永铭起疑。
曹岳之所以会觉得四皇子是刘永铭计杀,是因为很早之前刘永铭就与曹岳暗示过自己要处理掉五皇子或者四皇子。
从年初开始,刘永铭也一直都在分化四爷党。
最后使得谷从秋与四皇子刘永镇离心离得,陆预更是投奔了太子党,只剩下卫科一人独木难支。
现在四皇子死了,这如何能不让曹岳乱想呢。
但问题是曹岳也只能乱想,他是一点证据也没有。
不管曹岳是想提醒、暗示,或者是想要诽谤刘永铭,他此时也只能这么说了。
宋宪做密探工作这么多年,心细如发,怎么可能没听出曹岳的话中的思意来。
宋宪连忙说道:“曹相即是向皇上提起六爷‘深知皇上心思’之事,那倒不如就将他留在榆林那里好了,也好防备着铁利可汗。蒙人喜怒无常,可不好揣度。”
宋宪这是有意与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