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
“高丞相别问那么多了。”
“我的身体无碍。”
“眼下。”
“南方遭水灾。”
“想必你们知道这事的严重性。”
李恪叹了口气。
止住高明远的发问。
他现在没时间管那些闲事。
听闻此言。
跪在地上的户部尚书。
连同高明远。
纷纷面色沉重道:
“是。”
“南方一十三城。”
“受灾地均为田亩。”
“如今正是播种之际。”
“此灾影响甚大。”
听闻此言。
李恪点了点头。
肯定了高明远的发言。
而后又忧心忡忡的道:
“只可惜祥瑞普及的太晚。”
“虽然发现了这种作物。”
“但各地粮仓却因为种植的晚。”
“而空虚不已。”
“水灾是一方面。”
“更重要的是。”
“来年粮食肯定无法供应全国。”
“大范围的饥荒要来了。”
“不知各位对此有何见解?”
这话一出。
房中的三人不约而同的叹了口气。
户部尚书走上前道:
“殿下,以臣之见。”
“如今救灾为大事。”
“当迅速拨款救济灾民。”
“同时开仓放粮。”
“将损失压到最低。”
听闻此言。
李恪还没说话。
可高明远却侧过头。
怒道:
“开仓放粮?”
“张大人!”
“亏你还能想得出这种馊主意!”
“今年因为水灾。”
“饥荒之事在所难免。”
“粮食囤积本来就少。”
“加之开仓放粮。”
“难道张大人想看着饥荒先一步到来吗?”
“别吵了!”
“有问题提问题在这吵什么?”
李显一听这话。
气不打一处来。
都啥时候了。
还有心情嘲讽?
李恪此刻也是点了点头。
看向高明远道:
“既然丞相知晓事态的严重性。”
“但不知。”
“丞相打算以何法处置这次的水灾?”
听闻此言。
高明远拱了拱手。
对李恪道:
“本相认为。”
“此次水灾与其说是天灾。”
“不如说是一次提醒。”
这话一出。
李恪连同李显户部尚书。
都是一愣。
“提醒?”
“什么意思?”
面对李恪的疑问。
高明远笑了笑道:
“既然南方大水。”
“不如借此机会。”
“将南方之灾民迁往北方。”
一听这话。
李恪当即便反应过来。
高明远话里的意思。
南方既然受灾。
那就把南方的灾民迁往北方。
北方地广人稀。
虽然寒冷。
但都是不错的土地。
正好北方人口稀少。
借这机会把南方之民。
大肆北迁。
也好解了北方发展落后的问题!
“是个好主意。”
“但问题是。”
“百姓怎可愿意背井离乡呢?”
“而且北迁不是一日之功。”
“这其中的饥荒问题。”
“我们还是没办法处理啊!”
李恪肯定了高明远的想法。
但也提出了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听闻此言。
高明远眉头紧皱。
而就在这时。
门外响起了一阵笑声。
以及龙影卫的惊叹。
“徐国公?!”
“您怎么来了?”
“怎么?老夫不能来?”
“听闻太子殿下身体有恙。”
“老夫特来探望。”
话音落下。
人便已到了李恪面前。
而他却并不是一个人来的。
他的身旁。
还站着一位白衣儒生。
此人长得文质彬彬的。
与高明远身上那股书生气。
倒是有些异曲同工之妙。
只不过他身上并没有高明远。
所有的狠厉。
更多的。
却是儒雅。
“来来来。”
“跟太子介绍一下。”
“这是老夫的长子。”
“徐锦川。”
“此次老夫带他来。”
“不过是小儿医术高超。”
“请他来为太子殿下号号脉。”
一听这话。
李恪不禁哑然失笑。
“号脉?”
“徐国公用不着吧。”
“徐国公!”
“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