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现在总算。
对经济这个东西。
有了一个基本的认知。
但他还有些疑惑。
这和魏文帝的提议。
有什么联系?
于是便问道:
“那徐大人。”
“为什么高丞相。”
“会说齐恒的提议。”
“对察哈尔百利而无一弊呢?”
听闻此言。
徐锦川想了想。
答道:
“文帝之所以。”
“吧犯法之人发配到咱们这。”
“其实就是一种宣传。”
“也算是一种政策。”
“目的就是为了吸引商贾。”
“来察哈尔创业。”
“从而协助我们活跃本土经济。”
“哦?那照你刚才所说。”
“如果魏国商人大量来察哈尔。”
“那岂不是银子都被他们赚走了?”
“那我们赚什么啊?”
李恪还是不太明白。
这其中的利益点。
徐锦川听闻。
笑了笑道:
“殿下,您忘了吗?”
“咱们是官府呀!”
“魏国商人来做生意。”
“难道不需要交商业税吗?”
“他们过关不需要交关税吗?”
“而且,您种了那么多香料。”
“魏国人就算能从我国百姓手中。”
“赚取银两但银子。”
“通过香料贸易始终还能在转回到。”
“我们手里。”
这一席话说完。
李恪哈哈大笑。
用力拍了拍徐锦川的脊背。
兴奋道:
“哈哈!锦川!”
“你也太精了!”
“精的跟贼似的!”
这两巴掌下去。
差点没给徐锦川拍得背过气去。
他咳嗽了两声。
没好气道:
“殿下,您夸人的方式。”
“还真是闻所未闻。”
“哈哈,抱歉抱歉。”
“我这不是太兴奋了嘛!”
“没想到齐恒这小子。”
“还真讲义气!”
“看来这次倒是我欠他人情了!”
李恪乐着呢。
徐锦川又浇了盆冷水。
“殿下,您未免也太乐观了吧。”
“据臣所知。”
“魏国百姓因香料匮乏。”
“对朝廷颇有怨言。”
“文帝如今又下令。”
“将抗议者发配到我们这。”
“您想想。”
“这么做民怨岂不是更上一层楼?”
“加之这层因素在想想。”
“文帝他为什么要冒着天下大不讳。”
“去帮我们?”
“这么做。”
“对魏国并无利益可言。”
徐锦川的顾虑。
确实有道理。
按照当今的情况。
每月察哈尔都要对魏国。
采买大量的粮食以及各种物资。
这些银两魏国本可以。
不费吹灰之力得到。
但为什么。
文帝要自断财路?
发展察哈尔。
让这里变成一个自给自
足之地?
这已经不算帮忙了。
简直可以称为救命了。
“前段时间。”
“文帝还会因为欠银。”
“及利益受损。”
“在龙骧棋社对殿下您兴师问罪。”
“可如今却为我等送上一份大礼。”
“其态度不得不让人起疑啊。”
面对此言。
李恪却是叹了口气。
随后意味深长的笑了笑道:
“你们也别猜了。”
“我想齐恒这小子。”
“就是因为小方的事。”
“心里过意不去罢了。”
他与魏文帝。
虽然相处甚少。
但对彼此的性格却相当了解。
毕竟。
二人对弈多次。
棋盘上的交锋。
早已让彼此间心意相通。
这种互知。
与言语相处毫无关系。
正是因为对他的了解。
李恪才这么笃定。
“这倒也算是一个因素。”
“但殿下,维系两国关系的。”
“可不仅仅只是情谊啊。”
徐锦川面露忧虑。
出言提醒。
“哈哈,放心吧。”
“这些事情。”
“我自有计划。”
李恪不在多言。
拍了拍徐锦川的肩头。
而后便缓步离开。
经由此日。
察哈尔戈壁。
正式迈向了发展的高速路。
而大周内地的局势。
却依然波云诡谲。
望海城。
地处大周极北
。
此城乃是大周防御北梁入侵